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脩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
多惭折腰吏,来作食鱼人。
水发黏篙绿,溪毛映渚春。
风沙暂时远,紫线忆江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上巳日午桥石濑中得双鳜鱼》。诗中描绘了春天洛水边修禊(古代习俗,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洗濯以祈福)时的情景。诗人捕捉到两条鲜美的鳜鱼,自谦为低微的官员,感叹能在此享受垂钓的乐趣,如同食鱼之人。他细致地描绘了河水因春水上涨而变得清澈,岸边的蒿草翠绿,溪边的植物映衬着春光。在风沙暂时远离的宁静中,诗人想起了远方的江莼,那是他心中的一份美食记忆。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烟火千门晓欲开,王花骄马肯徘徊。
井闾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
帝阙重看多气象,天街新霁少尘埃。
振冠浣服无容久,便见池门放榜催。
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
东楼尝共望,九陌听争先。
白发更中笑,舞姝应转妍。
追随都已倦,强对月明前。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
轣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
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笼密锁关。
去年昭亭阳,今夜苦风雪。
及雪在京城,宵灯亦将灭。
石花广袖轻,梅蕊新妆絜。
匆匆竞还家,陌上乱车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