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斋二首(其二)

杉竹映溪关,修修共岁寒。

幽人眠日晏,花雨落春残。

道妙言何强,诗玄论甚难。

闲居有亲赋,搔首忆潘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高耸的杉树和青竹倒映在溪边的关卡旁,它们挺拔的身影共同抵御着岁月的严寒。
隐居的人日上三竿还在安然入睡,春末时节花瓣如雨般飘落。
阐述道的奥妙言语难以充分表达,探讨诗的玄妙理论极为困难。
闲居时写下诗赋以亲近自然,烦恼时不禁挠头想起了才貌双全的潘安。

注释

杉竹:指高大的杉树和青竹。
映:倒映。
溪关:溪流旁边的关卡或关口。
修修:形容细长、挺拔的样子。
岁寒:比喻困境或冬季的严寒。
幽人:隐居之人。
眠日晏:日上三竿仍未起床,形容生活悠闲。
花雨:落花如雨,形容春末花落的情景。
春残:春天即将过去。
道妙:道家哲学中的奥秘或精髓。
言何强: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诗玄:诗歌中深奥玄妙的意境。
论甚难:讨论起来非常困难。
闲居:清闲地居住,指隐居生活。
亲赋:亲自写作诗赋,以亲近自然或表达情感。
搔首:挠头,表示思考或烦恼的样子。
潘安:古代美男子的代称,此处比喻文才与美貌。

鉴赏

这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杉竹映溪关,修修共岁寒”两句,以杉树和竹子映照着溪边的小关口,传递出一种静谧与孤寂的氛围。这里的“岁寒”暗示了季节的转换,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幽人眠日晏,花雨落春残”两句,则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深山中安然入睡,直到日色昏黄。同时,春天的花瓣随着细雨纷纷扬扬,这种景象不仅美化了自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道妙言何强,诗玄论甚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和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这里的“道妙言何强”可能指的是道家的言辞虽然简洁,却包含着深远的智慧;而“诗玄论甚难”则说明了诗歌的奥义往往不易捉摸。

最后,“闲居有亲赋,搔首忆潘安”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隐逸生活中的悠然自得,以及对古代高士潘岳的怀念。这里的“闲居”和“搔首”都是描绘了一种从容不迫、自在轻松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詶王秀才

离乱几时休,儒生厄远游。

亡家非汉代,何处觅荆州?

旅梦寒灯屋,乡怀昼雨楼。

相逢话相杀,谁复念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遣怀

病肠休洗老休医,七十能饶百岁期。

不死任还蓬岛客,无生自有雪山师。

浮云聚散俱关虑,明月相逢好展眉。

既兆未萌闲酌度,不如中抱是寻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遣怀

诗病相兼老病深,世医徒更费千金。

馀生岂必虚抛掷,未死何妨乐咏吟。

流水不回休叹息,白云无迹莫追寻。

闲身自有闲消处,黄叶清风蝉一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酬九经者

九经三史学,穷妙又穷微。

长白山初出,青云路欲飞。

江僧酬雪句,沙鹤识麻衣。

家在黄河北,南来偶未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