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

诗病相兼老病深,世医徒更费千金。

馀生岂必虚抛掷,未死何妨乐咏吟。

流水不回休叹息,白云无迹莫追寻。

闲身自有闲消处,黄叶清风蝉一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身患诗癖与年老病痛交加,世间医生白白花费了大量金钱。
余下的生命怎能随意丢弃,未到死亡之时何不享受吟诗之乐。
流水一去不复返无需哀叹,白云飘过无痕迹不必追寻。
我这闲暇之身自会有消遣之处,在黄叶纷飞、清风徐来的树林中,伴随着一只蝉的声音。

注释

诗病:指对诗歌的极度热爱和执着,如同一种病态。
相兼:同时具有。
老病深:年老且病情严重。
世医:世俗的医生,泛指医生。
徒更:只是更加。
费千金:花费大量的金钱,形容治疗费用高昂。
馀生:剩余的生命时光。
岂必:难道一定。
虚抛掷:白白浪费。
未死:在死之前。
何妨:为什么不。
乐咏吟:享受吟诗的乐趣。
流水不回: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
休叹息:不要叹息。
白云无迹:形容事物过去后不留痕迹。
莫追寻:不必去追寻。
闲身:闲暇之身,指自己有空闲的时间。
自有闲消处:自然有消磨时间的地方。
黄叶清风:描绘秋日景象,意指宁静清幽的环境。
蝉一林:一片有蝉鸣的树林,象征自然与宁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体弱之人的心境,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将自己的处境与自然界相联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的坦然态度。

“诗病相兼老病深”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是一种身心俱疲的写照。紧接着“世医徒更费千金”则表现出对外界救治之无效的失望,反衬出生命的脆弱与疾病的无情。

而在下一联“馀生岂必虚抛掷,未死何妨乐咏吟”,诗人转而表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便是剩余的生命,也不必虚度,而应享受当下的平和与喜悦。

接下来的“流水不回休叹息,白云无迹莫追寻”则是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流水和白云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不可挽留、未来无法预知的无奈感受,以及面对生命流逝时的超然心境。

最后一联“闲身自有闲消处,黄叶清风蝉一林”,诗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即便是在闲适的生活状态中,也能发现生活的意义和美好。黄叶、清风与蝉鸣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自然,表现了诗人面对衰老疾病时的豁达心态,以及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智慧。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酬九经者

九经三史学,穷妙又穷微。

长白山初出,青云路欲飞。

江僧酬雪句,沙鹤识麻衣。

家在黄河北,南来偶未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酬元员外

清洛碧嵩根,寒流白照门。

园林经难别,桃李几株存。

衰老江南日,凄凉海上村。

闲来晒朱绂,泪滴旧朝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酬元员外见寄

僻巷谁相访,风篱翠蔓牵。

易中通性命,贫里过流年。

且有吟情挠,都无俗事煎。

时闻得新意,多是此忘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酬王秀才

相于分倍亲,静论到吟真。

王泽曾无外,风骚甚少人。

鸿随秋过尽,雪向腊飞频。

何处多幽胜,期君作近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