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乐人歌(其二)

郎来但坐饮,百壶分自当。

见郎行仁义,无钱何所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高阳之地,一位乐人与来访的郎君之间的温馨场景。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展现了乐人对来访者的态度和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郎来但坐饮,百壶分自当。” 开篇即以轻松的口吻,描述了乐人对来访者的热情款待,不拘小节,只管畅饮,仿佛酒是他们交流的媒介,增进了彼此间的亲近感。

“见郎行仁义,无钱何所妨。” 这一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乐人的内心世界。他并不因对方是否富有而改变态度,认为行仁义才是最重要的品质。即使没有金钱,也无损于彼此之间的尊重与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乐人与郎君的互动,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重视精神价值的生活哲学。它不仅展现了明朝社会中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团扇郎

白团扇。明月入君怀,清光满流盼。

霜雪散炎天,是侬歌始变。

合欢自一时,秋风欢不见。

形式: 乐府曲辞

前溪歌(其一)

逍遥东武亭,下有独桑路。

欢但宿侬家,前溪不可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遇]韵

前溪歌(其二)

朝思出前溪,暮思出前溪。

溪流乱漫下,谁见倚门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前溪歌(其三)

女萝著长松,蔓与长松长。

虽非岁寒姿,愿得被风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