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十二)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二十二》。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况味,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高远志趣。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开篇即以宏大的视野,描绘出宇宙间的中央之气,并将其比喻为最重要的“中元”,可能指的是秋季或某种平衡状态的象征。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随后转入具体景物的描述,诗人以七夕(中国的情人节)为背景,描绘出初秋时分的明月,它从黄河与银河之间升起,再现星象中的斗牛之形。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此处诗人借景抒情,用“使君”自指,表达自己初次经历某种重要时刻的感受。中州河岳可能代表着诗人的故乡或心中的某个理想之地,而“绿鬓又朱颜”则是对青春不再或者美好时光难以复返的无奈与留恋。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诗人在此转向内心的抒发,用“茎露”(一种植物)代指自己微小而又清醒的感受,以“一杯酒”象征着清洁、纯净的心灵状态。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随后诗人转向自然界的描绘,大暑之退意味着炎热夏季的结束,而“潢潦净”则是对秋天清新的水质的赞美。彩云斑可能象征着秋日多变而又绚烂的云彩。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此处诗人用“三壬三甲”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沉稳,“屹不动如山”则形象地表达了坚不可摧、稳如泰山的状态。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诗人在这里预言未来可能会经历五种风(变化)和十种雨(挑战),而自己则能够安然渡过这三年时间,就像香寝能镇静狮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兽)。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结尾处诗人表达出对朋友或君主的祝福之情,希望对方能够健康长寿,而自己则不愿意与其告别。

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思想和精美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抒情色彩的佳作。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五)

似似不常似,似我一生徒。

画工自画龙种,忽近海飞鱼。

大笑北宫称弟,遂使西河疑女,同气自椒萸。

且谓杜公者,即是老君乎。日给华,芎藭本,薛羊书。

马师真只这是,可是躄浮图。

大小卢同马异,天下使君与操,但欠虎铜符。

说甚左眼痣,已过洞庭湖。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长相思.喜晴

上元晴。上元晴。待得晴时坐触屏。山禽三两声。

欲归城,未归城。见说城中处处灯。明年处处行。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兰陵王(其一)丁丑感怀和彭明叔韵

雁归北。渺渺茫茫似客。

春湖里,曾见去帆,谁遣江头絮风息。千年记当日。

难得。宽闲抱膝。

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哀拍。愿归骨。

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相思青冢头应白。

想荒坟酹酒,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

但青草无色。语绝。更愁极。漫一番青青,一番陈迹。

瑶池黄竹哀离席。约八骏犹到,露桃重摘。

金铜知道,忍去国,忍去国。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兰陵王(其二)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形式: 词牌: 兰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