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鸟外清閒极,谁能更似君。
山光晴后见,瀑响夜深闻。
拾句书幽石,收茶踏乱云。
江头待无事,终学弃人群。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酬伉上人》,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近和超然心境。首句“鸟外清閒极”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远离尘嚣,暗示了诗人身处山林之中,享受着清闲的生活。第二句“谁能更似君”表达了对上人(可能是指另一位僧侣或知己)的敬仰,认为无人能及他的清静与自在。
接下来,“山光晴后见,瀑响夜深闻”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进一步刻画了山中生活的细节:晴天时,山色清晰可见;夜晚,瀑布声在寂静中回荡,增添了山居的神秘感。
“拾句书幽石,收茶踏乱云”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在石头上书写诗句,漫步于云雾缭绕的山间,显得悠然自得。最后一句“江头待无事,终学弃人群”,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在江边度过平静无事的生活,甚至愿意放弃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清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与宁静的心境,体现了禅宗崇尚的简静生活哲学。
不详
溪竹拥疏帘,溪云冷不厌。
千岩唯虎伴,一讲许诗兼。
煮茗敲冰柱,看经就雪檐。
有时开静户,寒日下峰尖。
五辛佛所说,障道定无疑。
梵网招轻垢,楞伽损大慈。
人天犹尚失,净土固难期。
生啖增瞋念,熟食发淫思。
讲经十二部,天仙悉舍离。
善神不守护,恶鬼得便宜。
薜荔唼唇吻,魔罗现佛仪。
福德因消灭,业障更弥滋。
地狱铜兼铁,轮回网复羁。
无端耽草味,殃祸大堪悲。
慈心不杀持众戒,读诵大乘方等经。
修行六念回向愿,临终化佛悉来迎。
深信因果奉大乘,但发无上菩提意。
以此功德回愿生,生已当住欢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