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长清李处士》是明代诗人李锷所作,通过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
首联“薤露悲歌不忍闻,难招地下老脩文”以薤露之音起兴,薤露是古代丧礼中的哀乐,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然而,面对逝者已入地下,无法再招唤其生前的智慧与才华,诗人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哀痛。
颔联“弦中白雪人何处,句里长清稿未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弦中白雪,比喻逝者生前的高洁与才华;句里长清,暗示逝者作品的深远影响。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如今却已随逝者而去,未完成的作品也未能得以流传,这不仅是对逝者的遗憾,也是对后世的启示。
颈联“屐印落花微径没,尊空明月半窗分”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落花微径,象征着逝者曾经走过的岁月痕迹;空樽明月,暗示着逝者离去后的寂静与孤独。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使得哀思更加深沉。
尾联“夕阳流水东山下,松柏森森对古坟”收束全诗,以夕阳下的流水和苍翠的松柏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肃穆的画面。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流水则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不息。松柏常青,象征着逝者的永恒与不朽。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也寄托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