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长清李处士

薤露悲歌不忍闻,难招地下老脩文。

弦中白雪人何处,句里长清稿未焚。

屐印落花微径没,尊空明月半窗分。

夕阳流水东山下,松柏森森对古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长清李处士》是明代诗人李锷所作,通过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

首联“薤露悲歌不忍闻,难招地下老脩文”以薤露之音起兴,薤露是古代丧礼中的哀乐,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然而,面对逝者已入地下,无法再招唤其生前的智慧与才华,诗人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哀痛。

颔联“弦中白雪人何处,句里长清稿未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弦中白雪,比喻逝者生前的高洁与才华;句里长清,暗示逝者作品的深远影响。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如今却已随逝者而去,未完成的作品也未能得以流传,这不仅是对逝者的遗憾,也是对后世的启示。

颈联“屐印落花微径没,尊空明月半窗分”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落花微径,象征着逝者曾经走过的岁月痕迹;空樽明月,暗示着逝者离去后的寂静与孤独。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使得哀思更加深沉。

尾联“夕阳流水东山下,松柏森森对古坟”收束全诗,以夕阳下的流水和苍翠的松柏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而肃穆的画面。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流水则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不息。松柏常青,象征着逝者的永恒与不朽。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也寄托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

李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陵桃源图

仙境悠然隔世尘,此中俱是避秦人。

衣冠不识君臣礼,风俗惟知父子亲。

两岸落花飞片片,半溪新水涨粼粼。

重来刘骥无消息,更有何人解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千里思

长安一去五千里,思心日夜如流水。

寂寂鳞鸿沧海涯,依依桑梓斜阳里。

隔叶啼莺不可听,闭门芳草空复情。

人生出处古来有,南北相思同月明。

形式: 古风

谷亭闸登眺

客愁长在两眉边,惟有看山一莞然。

却怪故山看不见,愁眉还上闸河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病中强和东沙春官夏日诗(其一)

江乡暑气溽,心静自清虚。

草色门前径,榆阴屋外渠。

养生无异术,娱老有閒书。

羡彼沙头鸟,浮游日自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