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子我见送诗

放舟弄清泚,始觉南风清。

白云认乡树,永念随父兄。

一梦三十载,将老犹远行。

聊将郑卫耳,一听新蝉鸣。

空怀烟霞想,下及飞鸿征。

多公久要谊,献纻复班荆。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

相期脱羁网,岂肯缚簪婴。

此生才一戏,万物何营营。

我行别良友,执袂中心怦。

公来贻新诗,折柳何多情。

他时簪还盍,莫忘岁寒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乘船在清澈的水中游玩,这才感到南风的清凉。
望着天空中的白云,辨认着家乡的树木,永远怀念跟随父亲和兄弟的日子。
一梦过去了三十年,尽管年老,我还是远行不止。
姑且听听郑卫之地的音乐,感受新蝉的鸣叫。
心中满是对山水云霞的向往,也期待着鸿雁的传信。
众多朋友长久以来的情谊深厚,像赠送纻衣和荆布一样真挚。
茅草屋映照着田野的水面,寒冷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我们相约摆脱束缚,怎肯让官场的规矩束缚自己。
这一生不过一场游戏,万物为何如此忙碌。
离别好友,握着手心激动不已。
您赠予我新的诗篇,折柳寄情,多么深情。
将来有一天,当发簪脱落,不要忘记我们的寒冬之盟誓。

注释

清泚:清澈的水。
南风:夏季的凉风。
乡树:家乡的树木。
父兄:父亲和兄弟。
郑卫:古代音乐风格,此处指世俗音乐。
飞鸿:大雁。
要谊:深厚的友谊。
脱羁网:摆脱束缚。
簪婴:官场的束缚。
良友:好朋友。
折柳:古人送别时折柳以示挽留和思念。
簪还盍:发簪脱落,比喻人老去。
岁寒盟:寒冬时节的约定,象征忠诚的友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铚的作品,名为《和江子我见送诗》。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怀念、自嘲与友情的情感表达的诗歌。

"放舟弄清泚,始觉南风清。白云认乡树,永念随父兄。"

开篇便以水上行舟为背景,借南风的清新触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清泚指的是清澈的水面,这里的弄是玩耍的意思,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而"始觉南风清"则是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南风的清凉,是一种自然之美与情感之交织的体验。接下来的两句,则直接点出了乡愁和对父兄的永恒思念,乡树成为了作者认定故土的情感符号。

"一梦三十载,将老犹远行。聊将郑卫耳,一听新蝉鸣。"

这里诗人通过"一梦三十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自我生命轨迹的反思,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不甘心志未酬、壮志未伸的情怀。而"将老犹远行"则是这种情感的一种升华,尽管年事已高,但内心的激情依旧。下两句则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新生事物的感受,对比了过去与现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空怀烟霞想,下及飞鸿征。多公久要谊,献纻复班荆。"

这一部分诗句中,"空怀烟霞想"继续了前面的思念主题,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景象相融合,以此寄寓无限的遐想。而下两句则是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期望的表达,其中"多公久要谊"表明了长时间的交往和深刻的理解,而"献纻复班荆"则是一种希望能够重续旧好、继续交流的愿望。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相期脱羁网,岂肯缚簪婴。"

这一部分通过对简陋居所和清冷窗户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茅屋照野水"中的茅屋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而"寒窗抱深明"则是这种生活中的一种精神享受和内在光明。而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不愿被世俗羁绊的心声。

"此生才一戏,万物何营营。"

这一句通过对人生的比喻,揭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认识,将人生视作一场戏剧,而万物则在其中忙碌无序,这种哲理反映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我行别良友,执袂中心怦。公来贻新诗,折柳何多情。"

这两句是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表达,其中"我行别良友"直接点出了离别的场景,而"执袂中心怦"则表现了这种离别给内心带来的深刻触动。下一句中的"公来贻新诗",则是朋友之间情谊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折柳何多情"则进一步加重了这份情感的分量。

"他时簪还盍,莫忘岁寒盟。"

结尾两句通过对将来的承诺和对过去誓言的纪念,展现了一种跨越时间的深厚友谊。"他时簪还盍"中的簪还盍,是古人以物寄托情感的一种方式,而"莫忘岁寒盟"则是对往昔盟约的铭记和重视,强调了这种友谊不因时间流逝而减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个人情感、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丰富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操。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妾薄命(其二)

少年轻远行,易发同尔汝。

红颜望中老,离恨尚如许。

妾身异金石,更涉几寒暑。

长天谁云广,不见收堕雨。

愁来津头望,信绝不得渡。

邻妇念幽独,艇子隔溪语。

落日下空江,脩烟淡晴渚。

流恨满春风,西飞数归羽。

形式: 乐府曲辞

妾薄命(其一)

寒闺有静女,十载念远征。

命似绛绡薄,身同朝露轻。

存心合欢绮,待得机杼成。

从来君独赏,讵可卖都城。

凭梦欲寄远,旧路春草生。

独夜理瑶琴,泪烛剪不明。

待谁相应节,要自不胜情。

会有不眠者,听此断肠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明师见和梅诗再用韵兼奉送还福唐

斲轮妙手声名歇,谁信出门犹合辙。

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

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

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

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

汉宫婕妤体自香,月里飞仙长玉洁。

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

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

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

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

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

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

明朝诗逐暮潮还,馀意凭师笔端说。

形式: 古风

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

急晷驰轮岁将歇,我更荒村转冰辙。

凝岩万物冻无姿,水墨陂塘葭苇折。

是谁向背此间来,破萼梅花伴幽绝。

遥山谁恨天作愁,澹尽眉峰半明灭。

清香自满不因风,玉色素高非斗雪。

竹篱凝睇一凄凉,沙水澄鲜两明洁。

天仙谪自广寒宫,定与桂娥新作别。

尚怜孀独各相望,多情与照黄昏月。

从来耐冷月中人,一任北风吹石裂。

漫劳粉镜学妆迟,欲写冰肤画工拙。

千古无人识岁寒,独有广平心似铁。

我因花意拂埃尘,尚恐人传向城阙。

诗成火煖夜堂深,地炉细与山僧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