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定王台(其一)

汉恩列土育如春,留得芳名远到今。

几换人民此城郭,四围阛阓有山林。

见长安日存吾敬,望大行云契彼心。

忠孝永贻千载后,绝胜易水筑黄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汉代恩泽如同春天般滋养土地,留下美好的名声流传至今。
历经多次朝代更迭,这座城市依旧,四周市场环绕着山林。
每当看到长安,我心中充满敬意,遥望远方的天道,它契合我的心志。
忠诚与孝道将永远流传给后世,远胜过易水边堆砌的黄金纪念。

注释

汉恩:汉代的恩泽。
育如春:如同春天般滋养。
芳名:美好的名声。
城郭:城市。
阛阓:市场。
山林:自然环境。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皇朝。
大行:大道,天道。
忠孝:忠诚和孝顺。
易水:古代河流,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相关。
黄金:比喻珍贵的纪念或财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定王台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怀的寄托。开篇“汉恩列土育如春,留得芳名远到今”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历史的恩泽比作春天的生长力量,不仅强调了历史人物的美德,也表达了这种美德能够流传至今的深意。

接着“几换人民此城郭,四围阛阓有山林”两句,则转向现实,描述了诗人所见到的城市变化和自然景观。这里“几换”指代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历史变迁之感;“四围阛阓有山林”则展示了一种宁静与自然之美。

再往下,“见长安日存吾敬,望大行云契彼心”两句,诗人通过对古都长安的记忆和对远方(大行)的心向,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以及内心深处的向往。这里“见长安日存吾敬”中,“长安”不仅是地名,也象征着过去的辉煌;“望大行云契彼心”则透露出诗人想要与远方心灵相通的心愿。

最后,“忠孝永贻千载后,绝胜易水筑黄金”两句,则是一种理想和信念的表达。诗人希望忠诚和孝道能够流传万世,而这种精神价值,比起物质财富如易水之金更为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的情操。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登果州金泉山和韵

故迹存栖鹤,高风扫镜鸾。

烟霞扃地邃,冰雪照人寒。

妙句挥浓墨,仙颜焕渥丹。

虽云归棹晚,犹及附飞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登河山万里楼

收揽河山入此楼,几年鼢冒古荆州。

目穷夕照西沉队,心到寒江东尽头。

历历雄图史南北,纷纷遗恨晋春秋。

酒边感慨凭阑久,衰柳行间数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郢州白雪楼

野迥乾坤阔,楼高岁月深。

江山不今古,人物几登临。

云影埋荆树,风声快楚襟。

何须唤商女,白雪想遗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尧山举目见于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