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至秘校

关山一里一重愁,念远伤离两未休。

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钩。

柳绵飞后春应减,兰径荒时客倦游。

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每过一座山岭就增添一份忧愁,思念远方和别离的情绪无尽无休。
在南边的小路上,望着天边的云彩像巨大的帐幕,西楼上的吟唱声中,月亮弯如细钩。
柳絮纷飞之后,春天的气息想必会减弱,当兰花小径变得荒芜,游子也感到疲惫厌倦。
我打算把思念寄托给东流的河水,那河水也应该继续向东流去。

注释

关山:重重叠叠的山岭。
念远:思念远方的人。
伤离:因离别而感伤。
南陌:南方的道路。
云似帐:云彩像巨大的帐幕。
西楼:西面的楼阁。
吟断:吟唱到尽头。
月如钩:月亮弯成新月形状。
柳绵:柳絮。
春应减:春天应当逐渐消逝。
兰径:长满兰花的小路。
客倦游:游子感到疲倦。
拟寄:打算寄托。
沟水:流水。
更东流:继续向东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寄张至秘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之苦。首句“关山一里一重愁”以关山重重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愁绪,每一步都承载着对友人的深深挂念。第二句“念远伤离两未休”直接抒发了对远方友人无尽的思念和因离别而产生的哀伤。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南陌上云层如帐,西楼中月如弯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思念之情。“柳绵飞后春应减”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增添了时光流逝的感伤,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因离别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诗人借沟水东流的自然现象,寓意自己的思念之情如同流水般无法阻隔,只能随水向东,表达了对友人无尽的牵挂和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欧阳修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寄河阳王宣徽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

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

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

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彊犹须诧短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阁老刘舍人

梦寐江西未得归,谁怜萧飒鬓毛衰。

莓苔生壁图书室,风雨闭门桃李时。

得酒虽能陪笑语,老年其实厌追随。

明朝雨止花应在,又踏春泥向凤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徐巽秀才

瑶花飞雪荡离愁,鷤鴂惊风下绿畴。

睢苑树荒谁共客,楚江枫老独悲秋。

千重锦浪翻如箭,万叠春山翠入楼。

章陌柳条今在否,定临沟水拂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秦州田元均

由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

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

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

莫忘镇阳遗爱在,北潭桃李正氛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