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三)袯襫

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

蒲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

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态。诗中“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蒲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界的向往,将简单的植物如蒲茅视作知己,以简朴的生活享受天然之乐。这种情感体现出诗人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纯粹。

“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则是告诫世人不要羡慕那些在市场上为名利所驱使的人物,而应珍视那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贫生活。这里的“绮纨被奴僮”暗示了诗人对于那些追求高贵而不惜牺牲自由和尊严的行为的批判。

最后,“当惭边城戍,擐甲徂春冬”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军旅生活的反思之情。王安石此处可能是在自我反省,对于自己曾经参与的政治斗争和改革感到内疚,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长久战争状态的哀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王安石以其深邃的情思和对世俗的批判,构筑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画卷。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五)耘鼓

逢逢戏场声,壤壤战时伍。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问儿今垄上,听此何莽卤。

昨日应官繇,州前看歌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四)台笠

耕有春雨濡,耘有秋阳暴。

二物应时须,九州同我服。

欲为生少慕,得此自云足。

君思周伯阳,所愿岂华毂。

形式: 古风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耒耜

耒耜见于易,圣人取风雷。

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

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

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三)耕牛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睆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