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州按狱

中部接戎塞,顽山四周遭。

风冷木长瘦,石硗人亦劳。

牧守苟怀仁,痒之时为搔。

其爱如赤子,始得无啼号。

奈何贪狼心,润屋沈脂膏。

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山秃逾高采,水穷益深捞。

龟鱼即绝迹,鹿兔无遗毛。

氓苦税外缗,吏忧笑中刀。

大君明四目,烛之洞秋毫。

眷兹一州命,虑齐坠波涛。

临轩诏小臣,汝往穷贪饕。

分明举公法,为我缓穷骚。

小臣诚小心,奉命如煎熬。

饮冰不待夕,驱马凌晨皋。

及此督簿书,游词出狴牢。

门墙见狼狈,案牍闻腥臊。

探情与之言,变态如奸猱。

真非既巧饰,伪意乃深韬。

去恶犹农夫,稂莠须耘耨。

恢恢布疏网,罪者何由逃。

自顾孱钝姿,利器非能操。

六旬始归奏,霜落秋原蒿。

寄谢守土臣,努力清郡曹。

须知听甚卑,勿谓天之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的严肃与仁心。开篇即刻画出边塞之戎、顽山之险,环境之艰苦,以及人民生活之不易。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牧守之怀仁的形象,表达了对百姓的爱护之情,如同慈父对待赤子一般。然而,贪婪与残暴之心也在其中被揭露,其行为如猛虎般凶猛,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无所不至。

接着,诗人转而批评了官吏的贪婪与酷刑,指出他们对民众的压榨与剥削。官员的忧虑和笑容背后藏着的是权力之刀,而民众则承受着沉重的税负。诗中“大君明四目”一句,可能是在赞扬有远见的君主或官员,他们能够洞察秋毫。

随后的部分是对小臣奉命出行的描述,小臣在执行公务时的忠诚与努力,以及对贪官的约束与惩处。诗人通过“门墙见狼狈,案牍闻腥臊”等字眼,强调了对不法行为的严查和无情打击。

最后,诗人以自谦之辞表达了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依然坚持正义,不畏艰难。全诗通过对比善恶,展示了一位理想中的清官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职责,以天子之心为民请命。

这首诗语言 严谨,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作为地方官员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于正义与邪恶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7)

舒元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婺州东阳上卢泉塘北人(又说浙江婺州兰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代大臣、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唐文宗时期两位宰相之一(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为李训,擅长写文章,有著作《集》等,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曾作《牡丹赋》,时人认为写得好。后来唐文宗赏牡丹时,吟诵其中词句,为落泪哀悼

  • 生卒年:791-835

相关古诗词

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留连数日发后独坐寂寞因成诗寄之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

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

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

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

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

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

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

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

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

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

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

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

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

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

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

陶然叩寂寞,更请吟清诗。

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

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

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

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

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形式: 古风

桥山怀古

轩辕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

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

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渠搜。

桥山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锁寒风愁。

神仙天下亦如此,况我戚促同蜉蝣。

谁言衣冠葬其下,不见弓剑何人收。

哀喧叫笑牧童戏,阴天月落狐狸游。

却思皇坟立人极,车轮马迹无不周。

洞庭张乐降玄鹤,涿鹿大战摧蚩尤。

知勇神天不自大,风后力牧输长筹。

襄城迷路问童子,帝乡归去无人留。

崆峒求道失遗迹,荆山铸鼎馀荒丘。

君不见黄龙飞去山下路,断髯成草风飕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李阳冰玉箸篆词

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者谁。

后千年有人,谁来待之。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

呜呼主人,为吾宝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兰溪灵瑞观

澄心坐清境,虚白生林端。

夜静笑声出,月明松影寒。

绛霞封药灶,碧窦溅斋坛。

海树几回老,先生棋未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