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二)人日

七叶蓂开,正綵胜、迎欢时节。

都只愿、年年无恙,胜如畴昔。

却忆称觞常不御,高堂翻怕逢人日。

道待亡、难当世间人,添忧恤。倏忽里,音容寂。

人一去,谁依膝。便占晴占雨,任他凶吉。

捧得宜春煎饼在,行行欲奉高堂食。

猛思量、顾我已无人,呼天泣。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明代诗人董以宁在乙巳年的十二首述哀诗中的第二首,主题为人日的哀思。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者孤独处境的感慨。

“七叶蓂开,正綵胜、迎欢时节。”开篇即点出时节,七叶蓂(一种象征吉祥的植物)盛开,正值彩胜(装饰品)迎春之时,然而诗人却在这样的欢乐时刻感受到了哀伤。“都只愿、年年无恙,胜如畴昔。”表达了对逝者健康平安的深深祝愿,希望每年都能如此,胜过往昔。

“却忆称觞常不御,高堂翻怕逢人日。”回忆起过去,每当举杯庆祝时,逝者并未参与其中,而活着的人却害怕遇到人日,即逝者的忌日,这表现出对逝者的思念与对失去亲人的痛苦。接着,“道待亡、难当世间人,添忧恤。”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面对世间的人情冷暖,活着的人难以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倏忽里,音容寂。人一去,谁依膝。”时间飞逝,逝者的音容笑貌已成空,亲人离去后,活着的人失去了依靠。接下来,“便占晴占雨,任他凶吉。”无论天气如何变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活着的人都要独自面对。“捧得宜春煎饼在,行行欲奉高堂食。”即使手中还留有为逝者准备的食物,也已无法亲自奉上,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怀念。

最后,“猛思量、顾我已无人,呼天泣。”诗人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无人可倾诉心中的悲痛,只能对着苍天哭泣,流露出极度的孤独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生者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的孤独与挣扎,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三)元夕

月在团圆,却不道、今宵月半。

尽处处、笙歌灯火,六鳌争战。

聊煮黄齑呼弟吃,为言吾母肠先断。

念生前、曾未越中门,何曾看。双条烛,烧将短。

香一缕,行消篆。想慈亲若在,此时应倦。

妻子相看还有日,新魂独自思儿伴。

好同来、早向穗帷眠,何须劝。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四)清明

父在斯耶,应听我、孤儿泣告。

自父去、年年寒食,凄凉墓道。

一盏香羹新妇做,调和费尽慈亲教。

更声声、含泪问黄泉,儿谁靠。存亡事,伤怀抱。

婚嫁事,催衰老。积劬劳悲痛,父魂应晓。

后死漫言多十载,几曾生受孤儿孝。

却堪怜、薤草迓铭旌,行将到。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五)四月八日

三十无儿,曾累却、高堂心疚。

每到得、饭宫悉达,降生时候。

小制红衫供浴佛,病中怯腕亲缝就。

愿膝边、早得茹饴人,幢前叩。堪慰处,兰生又。

堪悲处,萱摧骤。念报刘无日,此儿方幼。

泣绕灵筵呼祖母,幽魂若听眉还皱。

待施将、金镜法王台,慈云覆。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其六)午日

素鞸栾栾,早映却、一庭榴火。

无奈是、萱枝新萎,北堂尘锁。

续命色丝空欲系,招魂角黍频教裹。

问茫茫天地独何之,归来些。蹒跚苦,应坚坐。

劬劳久,应高卧。愿魂无去此,还防跌蹉。

只听彩船喧竞渡,锦标未夺终怜我。

便奠来、桂酒与椒浆,最难妥。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