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

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道德高尚比肩阮籍两兄弟,他们都向往隐居于竹林间。
古老的禅语如穿花之线细腻,春日的装扮是卷起的叶衣轻盈。
僧侣们的废墟旁流水绕过寺庙,佛陀之岭推开山门见真谛。
面对离别我又能拥有什么,人心偏偏要违背这自然规律硬要强求。

注释

道贤:道德高深而贤明的人。
二阮:指阮籍及其侄子阮咸,皆为魏晋时期的名士,以放达不羁著称。
竹林:典故出自‘竹林七贤’,象征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
古偈:古老的禅宗诗偈,富含哲理的短诗。
穿花线:比喻禅语精细、深入人心。
春装:春天的服饰,这里喻指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卷叶衣:用叶子卷起来做衣服,形容生活的朴素与自然。
僧墟:废弃的僧侣住所,指久无人烟的寺庙遗址。
水寺:建在水边的寺庙。
佛陇:富含佛教意味的地名或象征性表达,可能指佛法兴盛之地。
山扉:山中的门户,即山门,常指寺庙的入口。
爱别:因爱而别的离愁别绪。
吾何有:我还有什么,表达一种超脱物外的空无感。
人心强有违:人心往往违背自然的情感流向,强行追求或执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与人文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情和不舍之意。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 这两句以平缓的语调引入场景,道贼与贤两位隐者一同返回他们的竹林寓所,传递出一种超脱红尘、回归自然的意境。

"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 古时的琴声在花间流淌,春日的衣着轻薄如叶,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季节感和物象的细腻。

"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 僧人返回水边的寺庙,佛门开启山间的小径,这两句则描绘出一幅宗教与自然融合的画面,体现了对精神寄托和超然物外的追求。

"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最后两句诗转向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对亲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人心难以捉摸、变化无常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出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送德清卫明府赴选

八使慎求能,东人独荐君。

身犹千里限,名已九霄闻。

远路翻喜别,离言暂惜分。

凤门多士会,拥佩入卿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潘秀才之舒州

楚水清风生,扬舲泛月行。

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

东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

从来金谷集,相继有诗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

西候风信起,三湘孤客心。

天寒汉水广,乡远楚云深。

服綵将侍膳,撷芳思满襟。

归人忘艰阻,别恨独何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赟上人还京

久游春草尽,还寄北船归。

沙鸟窥中食,江云入净衣。

秦原山色近,楚寺磬声微。

见说翻经馆,多闻似者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