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其五)

身心放下有馀闲,垂老生涯在万山。

不许白云轻出谷,好随明月护柴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意境。

首句“身心放下有馀闲”,诗人以“身心放下”开篇,表达了在远离尘嚣、心灵得以释放的状态下,拥有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的“闲”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空闲,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次句“垂老生涯在万山”,点明了诗人的生活地点——在群山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与自然为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不许白云轻出谷”,通过“白云”这一意象,象征着外界的诱惑或纷扰。诗人用“不许”二字,强调了自己坚守内心世界,拒绝外界干扰的决心。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内心的保护和对纯净生活的坚持。

最后一句“好随明月护柴关”,以“明月”作为守护者的形象,寓意着诗人希望在夜晚的宁静中,与自然和谐共处,守护着自己的生活和心灵。同时,“柴关”既指实际的门扉,也象征着通往内心世界的门户,诗人希望在月光的照耀下,守护这份内心的平静与纯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47)

德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其六)

寒灯独照影微微,疏屋风吹雪满衣。

忽忆五台趺坐处,万年冰里一柴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山居(其七)

寒威入骨千峰雪,怒气冲人万窍风。

衲被蒙头初睡醒,不知身在寂寥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牢山访憨山清公不值

吾道沈冥久,谁倡齐鲁风。

閒来居海北,名误落山东。

水接田横岛,云连慧炬峰。

相寻不相见,踏遍法身中。

形式: 五言律诗

登那罗延窟

菩萨僧常住,归依上翠微。

山高疑日近,海阔觉天低。

岛屿屏中国,波涛限外夷。

重来防失路,拂石一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