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别石篑(其三)》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一段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叶随东风,飘泊巳半载”,以一片随风飘荡的落叶起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漂泊感。落叶随风而行,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流转。
接着,“梯雪度深山,寒气铄孤拐”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通过描述攀登雪山、寒气逼人的情景,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喻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痛苦。孤拐在这里既是身体的孤独,也是心灵的寂寞,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哀伤。
“三入净寺门,寺僧笑狂騃”则转而描写诗人进入寺庙寻求慰藉的情景。净寺本是清净之地,但诗人却在其中感到僧人的笑声如同嘲笑他的疯狂。这一细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自我情感的剖析。
最后,“欲得不相讥,除非观自在”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理解与宽容的愿望。“观自在”出自佛教,意为洞察一切、自由自在。这里借以表达诗人渴望达到一种超脱世俗、内心平静的状态,以此来面对离别带来的痛苦。
“是仙是凡人,请君是挥解”则是对读者的提问,邀请他们一同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更是在探讨生命、友情与解脱的哲学命题。
综上所述,《别石篑(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人生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