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这是一首描绘贵妃寂寞和荔枝入长安的诗,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历史的回响。"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画面:贵妃在世时的繁华如今已成往昔,仅有的荔枝重返长安,但那份寂寞与孤独却久久不能散去。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了对逝者和过去荣耀的怀念。
"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炎方"指南方,这里特指荔枝产地,"每续朱樱献"表明荔枝如同过去的贡品,每次传来都像是对往日繁华的一种缅怀。而"玉座应悲白露团"则是诗人设想贵妃灵魂所在之处,对那份寂寞和冷清感到悲哀,仿佛连玉座上的露水也凝结成冰冷的泪痕。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以及对逝者的缅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历史感悸。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
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
侧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宫满玉壶。
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