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闱同宋德操陈纯中登稽古阁晓望

双睫不能熟,疏钟起初晓。

危栏扶力上,层檐挂云表。

群峰苍玉如,开帘四环绕。

向来声利场,自今眼界小。

两君天下士,一见意倾倒。

有此风味佳,未受秋思恼。

我昔溪上住,盟言寄鸥鸟。

今年纵得来,官事间日少。

樊笼更樊笼,归途天样杳。

是处非不佳,千虑舒怀抱。

浮云且东来,吾家隔林杪。

境熟断难忘,终念今朝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晨登上稽古阁,远眺景色的情景。首句“双睫不能熟,疏钟起初晓”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初醒时分的宁静与朦胧之美。接着,“危栏扶力上,层檐挂云表”描绘了诗人小心翼翼地登上高阁,只见层层屋檐仿佛悬挂在云端之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群峰苍玉如,开帘四环绕”则将视线转向远处,群山如苍翠的玉石般环绕四周,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雄浑。接下来的“向来声利场,自今眼界小”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世俗纷扰的感慨,以及登高望远后心境的豁然开朗。

“两君天下士,一见意倾倒”点明了与友人相遇的喜悦与敬仰之情。“有此风味佳,未受秋思恼”则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回忆部分“我昔溪上住,盟言寄鸥鸟”回忆了诗人往昔的生活,与鸥鸟为伴,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今年纵得来,官事间日少”则反映了诗人当前虽能偶尔抽身,但官务仍繁重的现实。

“樊笼更樊笼,归途天样杳”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是处非不佳,千虑舒怀抱”则是在困境中寻找安慰,通过思考与自然的接触来缓解压力。“浮云且东来,吾家隔林杪”描绘了云彩飘动的景象,预示着变化与希望。

最后,“境熟断难忘,终念今朝好”总结了整段经历,强调了对当下美好时刻的珍惜与记忆,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自由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芳美亭

东风不世情,幽谷渠亦至。

谁分玄都种,为我作春事。

朝来花气暖,诗眼先自醉。

祇愁贪结子,零落烟雨际。

闻今新蹊成,有酒且频置。

形式: 古风

十月二十六日会于北禅分韵赋诗应辰得多字吕治先酒熟亦欲会客故末意及之

为此升斗粟,来往如飞梭。

桂林在何许,水险山嵯峨。

骊驹偶未至,于焉少婆娑。

幸陪英俊游,不觉日月过。

今夕复何夕,朔风捲寒波。

肴核虽草草,聊以供笑歌。

子如不饮酒,视此庭前柯。

浓绿光薿薿,所馀今几何。

邻家酿新熟,颇闻旨且多。

更当奋馀勇,往举金叵罗。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题叶尚书普光明庵

长乐七闽会,山川富登临。

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

主人厌直归,与世相浮沈。

三宿得胜地,八还见初心。

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

面面来远色,层层列清阴。

闲翻贝叶书,静听频迦音。

万法照了处,人居两幽深。

嗟予晚闻道,况迫桑榆侵。

如何结保社,去脱头上簪。

从公刮眼膜,傥借篦千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病中偶成

衰病乃其理,移床卧南轩。

虽怀饮冰忧,赖有清赏存。

春去芳草积,罗生满庭萱。

花房向夕敛,似与吾忘言。

数蝶亦多态,差差傍丛翻。

客来同一欣,何必临芳樽。

常恐秋节至,严霜霣其根。

吾生尚悠悠,眷尔安足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