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
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
路入丹霄近,家藏华岳深。
还如韩吏部,谁不望知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寄敷水卢校书》。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卢校书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品格的高度评价。
“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卢校书能够直言真理、敢于谏诤的赞赏。这里的“谏省”指的是能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和建议,“仙曹”则是对卢校书品格高尚的形容,而“岂久临”强调了卢校书长时间以来始终如一的操守。
“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 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卢校书不仅在史官的职责上有所成就,而且其心中怀有的正直之心并未因外界的压力而有所改变。这里的“直臣心”指的是那些能够秉持正义、直言真理的心志。
“路入丹霄近,家藏华岳深。” 这两句则描绘了卢校书居住的地方,如同仙境般的美丽,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其品格高洁和内心世界的赞赏。丹霄和华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形容高远和深邃的词汇。
“还如韩吏部,谁不望知音。” 最后两句则是以历史上的直臣韩愈为例,表达了诗人对于卢校书能够理解和支持他人的愿望。这里的“韩吏部”指的是韩愈在担任地方官时的公正廉洁,而“谁不望知音”则表现出对能够识才和知遇的人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卢校书品格和才能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切情感。
不详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未老先为百病仍,醉杯无计接宾朋。
免遭拽盏郎君谑,还被簪花录事憎。
丝管合时思索马,池塘晴后独留僧。
何因浇得离肠烂,南浦东门恨不胜。
忍历通庄出,东风舞酒旗。
百花无看处,三月到残时。
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
定唯荒寺里,坐与噪蝉期。
唐设高科表用文,吾曹谁作谏垣臣。
甄山秀气旷千古,凤阙华恩钟二人。
起草便论天上事,如君不是世间身。
龙头龙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
今年春已到京华,天与吾曹雪怨嗟。
甲乙中时公道复,朝廷看处主司誇。
飞离海浪从烧尾,咽却金丹定易牙。
不是驾前偏落羽,锦城争得杏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