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孙仲方画美人一轴

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

尝闻败君驾,亦以倾人国。

因观壁间画,笔妙仍奇色。

持归非夺好,来者恐为惑。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骏马年轻时不易驯服,美女年少时往往缺乏美德。
我曾听说,美貌女子能颠覆君王的统治,也能使国家倾覆。
观赏墙壁上的画作,笔法巧妙且色彩奇特。
拿回家并非为了掠夺佳作,而是怕后来者因此而困惑。

注释

骏驹:指年轻、未经驯化的骏马。
少:表示年轻或未成熟。
驯良:顺从、易于驾驭。
美女:美丽的女性。
贤德:品德高尚,有美德。
败君驾:动摇或颠覆君主的统治。
倾人国: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
壁间画:墙壁上的绘画。
笔妙:绘画技巧高超。
奇色:独特的、引人注目的色彩。
持归:拿回家。
夺好:抢夺美好的事物。
来者:后来观赏画作的人。
惑:困惑不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得孙仲方画美人一轴》,通过对骏马和美女的比喻,表达了对艺术品的欣赏与警示。首句“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寓言般地指出,外表美好的事物并不一定内在品质优良,骏马需要调教才能温顺,美女可能欠缺贤良的美德。接下来,“尝闻败君驾,亦以倾人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外在与内在的不匹配可能导致的后果,暗示了美色或才华若无节制,也可能带来祸患。

诗人接着观赏到孙仲方的画作,赞叹其“笔妙仍奇色”,画艺高超且色彩独特。然而,他意识到如果轻易将这幅画带回家,可能会让后来者误解画中之美,产生贪念或迷惑,因此表达出对他人可能受到误导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艺术作品引发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洞察,以及对艺术传承的责任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得馀干李尉书录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

馀水之于越之鄙,筑基相对琵琶尾。

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

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锋碧耳耳。

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

朝因吴客幅蒲轻,满纸如蚕书可喜。

形式: 古风

得李殿丞端州砚

鲛龙所窟处,其石美且坚。

蛮匠斲为砚,汉官求费钱。

持归向都邑,争乞如瓦砖。

岂识万里险,谬窃好事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春露洒更鲜,殷痕侵粉绿。

截为扶衰杖,万里出浴谷。

今来入我手,君勤意有嘱。

区区四十年,重趼生两足。

冠丱三男子,且与诗书读。

翁虽文章穷,尚以字遮目。

忍弃不以教,携归事樵牧。

故兹九节赠,用助老追逐。

杨朱非为岐,贾谊非为鵩。

及其悲恸时,岂不沾盈掬。

挥之傥著物,无迹染林麓。

因持此竹纹,勿叹前人独。

形式: 古风

得欧阳永叔回书云见来客问予动静备详

昨日使人回,闻君与之坐。

君问我何为,但云思寡过。

寡过真未能,得便北窗卧。

此趣今已深,世间谁与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