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霁

秋月澄初霁,退公方掩闺。

稍闻金柝动,坐望玉绳低。

巢鸟喧余湿,庭花落故畦。

羁人惊候变,灯下理寒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雨后初晴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独自在室内感受季节变换与时间流逝的心情。

首句“秋月澄初霁”,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天的月色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澈明亮。接着,“退公方掩闺”一句,透露出诗人结束公务后回到家中,准备休息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可能是一位官员或有地位的人士。

“稍闻金柝动,坐望玉绳低。”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金柝(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的器具)的轻微声响,与天空中逐渐下沉的玉绳星(古人对北极星的别称)相呼应,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几分肃穆的意境。

“巢鸟喧余湿,庭花落故畦。”这两句转向对自然界的观察,描述了雨后巢中鸟儿的欢鸣与庭院中花朵的凋零。雨水的痕迹虽已消散,但自然界的生命力依然蓬勃,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最后,“羁人惊候变,灯下理寒绨。”诗人以“羁人”自喻,表达了自己作为漂泊异乡之人对时间变化的敏感与感慨。在昏黄的灯光下,他开始整理寒衣,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准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同时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时间与自我境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十五夜旅怀

暂缀明光草,言从洛下游。

尘沙两河夕,风雨二陵秋。

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

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望太行

北望太行山,嵚岑霄汉间。

倚天开迭障,画地作重关。

车向羊肠转,人从鸟道还。

一为苦寒曲,泪下摧心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山行即事

息马袋丛薄,褰裳涉浅沙。

桃源无俗辙,云谷有人家。

冻壑含朝雨,晴峰聚晚霞。

相期白社里,共听演三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泛黄河

曾闻星宿海,上与月波连。

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

鱼疑入舟跃,马似负图传。

今日临秋水,望洋私自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