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岩欲倚天,下岩欲拔地。
中岩尤突兀,横插两崖际。
溪泉直复纡,流韵幽以邃。
苍藤仗老树,近绿将日蔽。
咳唾有猿惊,拍手观鱼戏。
钟磬度杳冥,断续出烟寺。
山奇赤亦古,径僻罕人至。
吾慕苏髯公,千载见遗字。
赤壁走龙蛇,不随风雨替。
探奇兴不穷,访古性所嗜。
回首觅归途,谷口白云闭。
不详
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紫云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
先生画梅如画龙,头角鳞爪森玲珑。
千枝万枝一气下,奔走雷电驱长风。
先画大干如截铁,细柯旋出摇青铜。
冻皴堆作盘错势,拳曲臃肿骄苍松。
攘臂奋腕绕席走,笔欲落纸神飞空。
须臾云气满四角,淋漓乱点寒花丛。
澹者欲傍竹篱径,艳者忽近珠帘栊。
繁英粲粲俨列屋,孤蕊脉脉嗟离宫。
就中五出未全出,将开不开春冲融。
踔厉奋发初挂敌,卒收险怪归中庸。
一时观者齐叫绝,彭门刺史心则忡。
忆昔曾作吴下守,讨春直到东圌东。
元墓石壁十里许,疏罗密织交纤浓。
瞥眼一别十六载,索笑但有清梦通。
间亭更忆林处士,俗骨欲换知无从。
晴窗喜见大泼墨,置身如在孤山峰。
始知先生有真宰,澹香清影常在胸。
画梅画骨兼画气,破万卷入青蒙茸。
张之高堂日坐卧,纵有庚尘乌能攻。
只恐破壁欲飞去,模糊雪海香濛濛。
我行东山下,碎石盈交衢。
牛羊互践履,杂沓埋沮洳。
鞠躬暗物色,小大罗之裾。
归来细磨刮,乍觉光气殊。
汲水畜盆盎,融融照四隅。
畴意尘垢里,一一拟璠玙。
锐者若耸翠,髡者如含珠。
凸者兀而立,凹者俯以趋。
有如洲之畔,采采联名姝。
有如海之岛,翩翩扬仙襦。或红于玛瑙,或白于?璖。
碧若出新柳,春草谢不如。
青若抽嫩竹,雨过空天余。
五色纷炫耀,一脉延清虚。
不下米颠拜,足光刺史舆。
物苟抱真宰,宁患长沦胥。
显晦有时令,遇合终不诬。
卞和三献璞,季子十上书。
一旦蒙拂拭,光采凌通都。
寄言伏处者,慎勿伤岁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