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直讲吴殿丞宰巩县

青嵩碧洛曾游地,墨绶铜章忽在身。

拥马尚多畿甸雪,随衣无复禁城尘。

古来学问须行己,此去风流定慰人。

更忆少陵诗上语,知君不负巩梅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送直讲吴殿丞宰巩县》。王安石以其改革政治、经济的主张而闻名,同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即将赴任地点的自然环境描写,以及对其学问和品德的赞美,表达了送别之情。

从“青嵩碧洛曾游地,墨绶铜章忽在身”这两句,可见出行者曾经游历过巩县一带,那里的山川湖泊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现在那些景色似乎又浮现在身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拥马尚多畿甸雪,随衣无复禁城尘”两句,则写出了即将离别时的景象。马儿上还覆盖着厚厚的雪花,而朋友的衣服上不再有那曾经熟悉的禁城尘土。这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环境和友人未来生活的一种预祝,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期待。

“古来学问须行己, 此去风流定慰人”两句,强调了学问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而朋友此次赴任将会展现其学识与品格,必将给人们带来安慰和欢喜。

最后,“更忆少陵诗上语,知君不负巩梅春”两句,则表达了对朋友的信任。少陵即唐代诗人杜甫,诗中引用的“诗上语”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诗句或意境,而“知君不负巩梅春”则是表明诗人相信朋友不会辜负这个美丽的春天和赋予他的职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品德学问的赞扬,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期望,是一首送别之作,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经臣富顺寺丞

故人为县楚江边,海角犹闻政事传。

万井已安如赤子,一麾今去上青天。

应开醉眼酴醾下,莫起归心杜宇前。

报主代亲俱有地,几人忠孝似君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

手持官牒出神皋,迎客遥知贺酒醪。

照映里门非白屋,欺凌春草有青袍。

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

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复之屯田赴成都

槃礴西南江与岷,石犀金马世称神。

桑麻接畛馀无地,锦绣连城别有春。

结绶相随通籍久,推车此去辟书新。

知君不为山川险,便忘吾家叱驭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

老欲求吾志,时方摭我华。

强将愁出塞,空得病还家。

日转山河暖,风含草木葩。

胜游思一往,不敢问三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