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所作的《感怀(其三)》,主要通过历史人物邓禹和诸葛亮的事迹,表达对英雄选择时机和立场的见解。邓禹从南阳投奔光武帝刘秀,诸葛亮则隐居隆中,等待刘备的三顾茅庐。诗中强调英雄的眼光和判断,指出孙权、曹操与更始帝不可相提并论,同时也暗示了刘备的贤明,如果不是他亲自三次拜访,诸葛亮可能不会出山辅佐。最后,诗人倡导君子应懂得审时度势,保持贞洁如处女的态度,这体现了诗人的道德修养观。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不详
蝮蛇冬未蛰,裛草寒更生。
阳光泄为电,地雷忽有声。
上天号令乖,致此灾异并。
不然多杀伤,兵气之所成。
汉廷免三公,毋乃非政刑。
愿言调玉烛,仰见三阶平。
三人乃成虎,众口能烁金。
流言虽不多,足移君子心。
人心本无疑,理与势所侵。
奈何形似间,构结已骎骎。
入耳即契合,不待间者深。
陈平虽云智,羽有隙可寻。
高祖诚豁达,卒亦诛淮阴。
营营青蝇诗,示古犹示今。
位卑谏勿直,直谏君心疑。
交浅言勿深,深言友谊亏。
谔谔众所恶,况复违逆之。
岂不利于行,吐檗而含饴。
朝登千仞岗,振我身上衣。
丈夫贵自洁,毋论他人非。
一女不得织,三人叹无衣。
一夫不暇耕,八口皆啼饥。
饥寒迫于身,谁能不为非。
西伯善养老,仁人为己归。
霜寒草木落,禽鸟相背飞。
民心亦何求,在于得所依。
此理勿暂失,君子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