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夕阳红与绿波溶,乌榜青烟春意浓。

近岸绣幡飘柳外,谁家糍酒祭句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夕阳映照下的红与碧波交融,
乌篷船升起青烟,春意正浓烈。

注释

夕阳:落日的余晖。
红:红色。
绿波:绿色的水面波纹。
溶:交融。
乌榜:黑色的船篷。
青烟:炊烟或香烟。
春意:春天的气息。
浓:浓厚。
近岸:靠近岸边。
绣幡:装饰有绣花的旗帜。
飘柳外:在柳树之外飘扬。
柳:柳树。
谁家:哪一家。
糍酒:糯米制成的甜酒。
祭:祭祀。
句龙:句芒神,古代传说中的春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霞与春色交融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夕阳红与绿波溶"一句,以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天边晚霞的红光与水面的绿波相互渗透,色彩斑斓,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紧接着"乌榜青烟春意浓"则描写了岸边树木上笼罩着的青烟,这里的“乌榜”指的是树木繁茂,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和生长的旺盛气息。

诗人通过"近岸绣幡飘柳外"一句,将观者的视线引向岸边,绣幡(华美的旗帜)随风飘扬,与岸旁的垂柳交织在一起,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节庆气氛的感受和欣赏。

最后一句"谁家糍酒祭句龙"则揭示了诗中隐藏的情感与文化背景。"糍酒"通常用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而这里特指的是清明时节的习俗——寒食节,人们会用糯米制成糍饭,以此纪念祖先。而“句龙”则是传说中的神兽,能够引来风雨和好运。诗人通过这个细节,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透露了一种祈愿平安与丰收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以及对传统习俗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送宣州丘判官

宪署游从阻,平台道路赊。

喜君驰后乘,于此会仙槎。

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

相迎在春渚,暂别莫咨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钱图南斋中夜坐

却羡春暄美,都忘客思淹。

薜门初倒屣,花径乍开帘。

细草萦书带,垂杨拂帽檐。

相邀倾酒盏,间坐数邮签。

但觉襟怀爽,应教势利恬。

清吟思沈谢,高卧想羲炎。

自笑缁常化,谁怜突不黔。

从今与朋好,爱说老夫潜。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左伯桃墓

元辰余俶装,叠垛浥朝露。

兰蕙被光风,松篁夹广路。

烟黯蒲塘桥,遥指左桃墓。

忆昔并衣粮,含笑入深树。

良朋相楚归,死骨终相附。

怀古抚残碑,想见交情固。

良足敦友谊,胡乃急荣遇。

亦有却聘人,灌园葆贞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

大藩从事本优贤,幕府仍当北固前。

花绕楼台山倚郭,寺临江海水连天。

恐君到即忘归日,忆我游曾历二年。

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