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克大分教桐城道过余家留诗见柬赋以谢之

翰墨论交岁月赊,朱颜今已鬓成华。

两回经见曾因客,三度相过不在家。

芳草伴人吟道上,乱云随鹤渺天涯。

归来读罢留题句,搔首无言对落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许克大分教桐城道过余家留诗见柬赋以谢之》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许克大的深厚情谊以及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联“翰墨论交岁月赊,朱颜今已鬓成华”开篇即点出两人以文会友,岁月悠长,而今岁月流逝,友人的容颜已变,两鬓斑白,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友情的珍贵。

颔联“两回经见曾因客,三度相过不在家”进一步描述了两人交往的频繁与密切,虽因客事偶遇,却能多次相聚,即使不在家中也能寻得相见的机会,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彼此间的默契。

颈联“芳草伴人吟道上,乱云随鹤渺天涯”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人带入广阔的天地之中,芳草、乱云、鹤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暗示着友情如同自然界的美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

尾联“归来读罢留题句,搔首无言对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许克大留下的诗句的珍视与思考,读完之后,不禁陷入沉思,面对落花,无言以对,既是对许克大才情的赞叹,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深刻反思,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以及对友情、自然和自我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秦淮夜泊

满地月明淮水流,帝城南畔大航头。

凿山曾费前人力,逐利今宜过客舟。

六朝旧事消磨尽,四海安生割据休。

玉树哀音已亡国,更无人在隔江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与金仲和饮别和沈启南韵

寻医兼作送春行,又遇离人问去程。

深夜欲眠还起坐,老年为别最关情。

楚云将暝吴乡杳,蜀雪初消汉水生。

北望中原应不远,可能从此驻行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郭

幽居西郭且婆娑,古屋年深老薜萝。

门对寒塘秋色早,城平斜日晚阴多。

施林罝兔时丁祭,教子明经世甲科。

除目一来须强起,野花啼鸟奈君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闻汝行敏之京不及往饯赋此以送

偶接家书喜复惊,故人今作上都行。

吴山浙水非吾土,蓟树燕云费客程。

投老每伤千里别,向风难致一杯情。

铨衡今是王司马,应念头颅白渐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