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四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入夏时。

醪酒竹间留客饮,清风水畔向人吹。

婵娟月色满轩槛,菡萏花香盈袖衣。

乐莫乐于无事乐,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吟诗作赋,写诗对他来说就像度过夏日时光。
在竹林中他用美酒款待客人畅饮,清风徐来,水边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明亮的月光洒满门窗,荷花的香气充满衣袖。
最快乐莫过于无事可做时的自在,欧阳修并非只因热爱诗歌才如此吟咏。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爱吟诗:热爱写诗。
夏时:夏日时光。
醪酒:甜酒。
竹间:竹林中。
清风:凉爽的风。
水畔:水边。
婵娟:明亮的月亮。
轩槛:门窗。
菡萏:荷花。
盈袖衣:充满衣袖。
乐:快乐。
无事乐:闲适的快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四十五)》,诗中以“尧夫”自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诗人强调自己并非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诗作源于生活的真实感受。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夏日竹林中的惬意场景,既有醇酒待客,又有清风拂面,展现出诗人与友人的闲适时光。

“婵娟月色满轩槛,菡萏花香盈袖衣”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美好,月光皎洁,荷花香气四溢,诗人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中,心境愉悦。最后,诗人以“乐莫乐于无事乐,尧夫非是爱吟诗”收束全诗,点明真正的快乐在于无拘无束的生活,而非仅仅吟诗作乐,体现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七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切虑时。

千世万世所遭遇,圣人贤人曾施为。

当初何故尽有说,在后可能都没辞。

事既不同时又异,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五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拍手时。

此路清闲都属我,这般欢喜更饶谁。

将何势力为凭藉,著甚言辞与指挥。

迁怒饰非何更有,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一○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乐事时。

天道亏盈如橐籥,圣人言语似曹龟。

光阴去后绳难系,筋力衰时药不医。

莫把闲愁伴残照,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七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得时。

已把乐为心事业,更将安作道枢机。

未来身上休思念,既入手中须指挥。

迎刃何烦多顾虑,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