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预久雨

甲子仍逢夏,连朝雨脚垂。

黑云玄甲驻,铁骑冷官驰。

映日还蒙雾,悬麻却散丝。

颓墙通犬豕,破柱出蛟螭。

野润风光秀,凉生枕席宜。

拨云开日月,噀水出虹蜺。

贫可留须睫,恩当记扊扅。

苍头行冒雨,赤脚出冲泥。

诗好声生吻,书工手著胝。

衰年得佳句,怀抱顿能移。

形式: 排律

翻译

甲子之年又逢夏日,连续多日的雨水不断。
乌云密布如玄甲,铁骑冷冽官道驰骋。
阳光穿透云层仍有雾气,悬挂的麻线散落如丝。
颓败的墙垣让猪狗通行,破柱间有蛟龙出没。
野外湿润风景秀丽,凉意带来舒适的寝席。
拨开云雾见日月,喷水激起彩虹霓裳。
贫穷时也要保留志气,恩惠要记得来自微贱之处。
老仆冒雨前行,赤足趟过泥泞。
诗歌之美在吟诵中生辉,书写技艺使手指长茧。
晚年能写出佳句,心情顿时焕然一新。

注释

甲子: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六十甲子轮回一次。
雨脚:形容连续不断的雨滴。
玄甲:黑色的铠甲,比喻乌云密集。
铁骑:骑兵,代指快速行动的人或事物。
蒙:遮蔽,此处指雾气笼罩。
颓墙:破败的墙壁。
冒雨:顶着雨。
著胝:因长期劳作而磨出的老茧,形容勤奋刻苦。
怀抱:心情,情绪。

鉴赏

这首宋诗《和黄预久雨》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通过对连日阴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生活的哲思。首联“甲子仍逢夏,连朝雨脚垂”点明了时令和雨势的持久,形象地写出雨滴连续不断的情景。

颔联“黑云玄甲驻,铁骑冷官驰”运用比喻,将乌云比作甲胄,雨水如铁骑奔驰,生动描绘了雨势之急和天气的严峻。颈联“映日还蒙雾,悬麻却散丝”进一步描绘雨后景色,阳光穿透云层,雨丝如线,营造出朦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接下来的诗句“颓墙通犬豕,破柱出蛟螭”则转向了雨后的荒凉景象,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但也寓含着生机在困境中的显现。尾联“野润风光秀,凉生枕席宜”转而赞赏雨后清新宜人的气息,诗人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全诗以雨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世界,既有对生活的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陈师道诗歌的深沉内敛风格。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和黄预感秋

宿云护朝霜,秋阳佐残暑。

蝇痴驱复来,汗下拭莫禦。

庭梧自黄陨,风过成夜语。

幸是可怜生,胡然遽如许。

黄生多新诗,如盆茧抽绪。

唱高难欸乃,隽永得㕮咀。

意合无古今,投闇有迎拒。

名成弟子韩,价重先生楮。

向来得斯人,孰谓余龃龉。

晚炊邻僧米,昼拾狙公芧。

甘酸皆适口,霜黄未登俎。

门有曲逆车,谤甚北山女。

宁为沟中断,不作太仓鼠。

老退无好怀,续明然两炬。

搔首不成眠,寒蛩促机杼。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和谢公定观秘阁文与可枯木

斯人不复有,累世或可期。

每于丹青里,一见如平时。

坏障尘得入,惨澹令人悲。

墨色落欲尽,严颜终不移。

朽老莫使年,石心乌铜皮。

念此犹少作,未尽冰霰姿。

北枝把异鹊,意定了不疑。

惜哉不得语,胸次几兴衰。

一为要贵役,可复辞画师。

隐奥虽可惜,涂抹复见遗。

谢侯名家子,感慨形苦词。

岂惟语画工,劲特颇似之。

何当补谏列,一吐胸中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鲜于大受崇先观饯别曾元中

此别未为远,两都东西州。

情亲有乖隔,江湖成阻脩。

脱尘度翠密,徐行当寻幽。

各有惜别怀,共此一日留。

意合岂待约,酒尽不更求。

阙词固未可,忍手亦何犹。

坐有黄冠师,未解逍遥游。

兴来我与共,醉罢君当休。

僧房火可亲,此乐行且谋。

万事自纠纷,高怀元一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魏衍三日二首(其二)

堤沙泥尽未及尘,江波不动风生纹。

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

春容已老有馀态,祓禊虽古无前闻。

踏青摸石修秘祝,落日带雨催行人。

听诗对月两不厌,颇觉过目徒纷纷。

君不见天宝杜陵翁,屈宋才堪作近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