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叟九兄以书问鄱阳官况因亦问讯

信来频慰别离魂,苦问官情却懒言。

多睡正随蝴蝶梦,相怜空愧鹡鸰原。

幸无俗客于书户,遥想青山对县门。

定是放衙能少事,悠哉岸帻步槐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频繁的书信安慰着分离的思绪,但问起官场之事却又不愿多言。
我沉睡中做着蝴蝶梦,空自遗憾不能像鹡鸰鸟一样相伴,感到惭愧。
庆幸没有烦人的俗人来访,想象着青山就在县衙门外。
想必下班后能少些事务,悠闲地解开头巾,漫步在槐树下。

注释

信:书信。
慰:安慰。
别离:分离。
官情:官场之事。
多睡:沉睡。
蝴蝶梦:蝴蝶般的梦境。
相怜:遗憾。
愧:惭愧。
鹡鸰:一种鸟,常用来象征兄弟情谊。
俗客:烦人的人。
书户:书斋,指家中读书或工作的地方。
青山:自然景色,可能象征清静或故乡。
县门:县衙门。
放衙:下班。
少事:事务少。
悠哉:悠闲自在。
岸帻:解开头巾,表示轻松。
槐根:槐树根,可能指庭院或散步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向远方的亲人询问家乡鄱阳官府的情况,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信来频慰别离魂,苦问官情却懒言。” 这两句表明虽然收到了家中的书信,这对于久别的心灵是一种安慰,但询问家乡的官府情况时,却感到疲惫无力,不愿多说。

“多睡正随蝴蝶梦,相怜空愧鹡鸰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遥远的地方,常常沉浸于梦中与亲人的幻想之中,对于不能相守的遗憾和自责。

“幸无俗客于书户,遥想青山对县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怀念,以及希望远离尘世纷扰的心愿。

“定是放衙能少事,悠哉岸帻步槐根。”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在大自然中漫步的情趣,以此来排遣内心的寂寞与思念。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师文莫君以仆治东园甚力官满且去为赋诗以道眷然之意次韵奉答

小桃繁杏何须论,只要池边竹半林。

不养凫鹥怜渌净,苦留风月伴清深。

后人来荫十围木,故老看移一亩阴。

分付庭梅管春色,长官情味此花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沈会宗韵

故人老萧散,久客寡谐同。

病骨侵山雨,孤帆落渚风。

水清应吊影,坐阒想书空。

我亦青州阔,经年不一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常山简叔祥

归来久客鬓俱苍,渐喜无人馈五浆。

未免高僧问劳苦,故应乔木慰凄凉。

山中猿鹤人谁健,门外蒿莱想自长。

为谢邦人岂吾薄,要当六印绕腰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琳老中秋月

玉斧修轮灭玷痕,金精铸魄凝寒清。

缀云都去秋心净,囊露新添夜眼明。

气接瑶台端可御,地漫银汉定谁倾。

何时天竺山前路,细听烟崖坠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