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平韵(其二十五)

架笔珊瑚得未曾,敢拈枯管溷徐陵。

有成应类题桥客,无味偏流退院僧。

不称乘轩棱骨鹤,徒痴钻纸出头蝇。

此心莫讶寒于水,一点灵犀一片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文笔与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首联“架笔珊瑚得未曾,敢拈枯管溷徐陵”,运用了珊瑚与枯笔的对比,珊瑚象征着珍贵与美好,而枯笔则代表了陈旧与平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文笔的珍视和对模仿前人作品的不屑。颔联“有成应类题桥客,无味偏流退院僧”中,“题桥客”典出《汉书》,指东汉马融题桥谢恩的故事,这里比喻成功的作品如同马融之于题桥;“退院僧”则暗示那些缺乏新意的作品如同退居山林的僧人,平淡无奇。颈联“不称乘轩棱骨鹤,徒痴钻纸出头蝇”通过鹤与蝇的对比,鹤象征高洁与才华,蝇则代表低俗与无知,诗人以此表达对真正才华与作品的推崇,以及对模仿与浅薄的讽刺。尾联“此心莫讶寒于水,一点灵犀一片冰”以水的寒冷和冰的纯净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坚守与纯净,即使在世态炎凉中,也保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如同灵犀一点,清澈透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笔、创作、才华与模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和高尚情操,语言精炼,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平韵(其二十六)

谁擅才人第一流,腰金骑鹤上扬州。

要知达变非胶瑟,便可通微入芥舟。

学奕未堪心有鹄,奏刀妙在目无牛。

元珠赤水茫茫里,象罔何尝著迹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杂诗平韵(其二十七)

容膝无妨抱膝吟,梦中踪迹亦升沉。

昨非自必从今是,枉尺何曾有直寻。

泣璞三来方悟璧,焦桐一爨便知琴。

风尘物色相逢处,难易全凭见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杂诗平韵(其二十八)

世味尝来半苦甘,浮生寄托海东南。

名花却被风霜萎,野草偏多雨露涵。

若悟充饥徒画饼,应知解醉早携柑。

小中见大虚中寔,万古乾坤一草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杂诗平韵(其二十九)

洪炉扇火势炎炎,大造芸芸日夜添。

若个点头来石化,阿谁笑口妙花拈。

叹蛇不及之推禄,匪蚓恶能仲子廉。

独有幽人清彻底,逢秋冷看水晶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