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枕屏书叔夜养生论而孙楚材观之有诗相示遂次来韵以答

枕外霜屏手自书,数千微指慰焦枯。

乘时岂羡鹏飞海,悖理须讥马守闾。

治气养心予所慕,长生久视古非无。

喜君与我同兹好,免蠹当终学户枢。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名为《予枕屏书叔夜养生论而孙楚材观之有诗相示遂次来韵以答》。韦骧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养生之道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首句“枕外霜屏手自书”,描绘了诗人亲自在霜屏上书写的情景,霜屏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亲手书写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生命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接下来的“数千微指慰焦枯”一句,以“数千微指”形容书写时手指的动作,通过“慰焦枯”表达了通过知识和行动给予心灵和生命以滋润和抚慰的寓意。

“乘时岂羡鹏飞海,悖理须讥马守闾”两句,运用了鹏鸟和马守闾的典故,前者比喻追求远大目标,后者则讽刺那些违背常理之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不羡慕浮华,坚持遵循真理和正道的态度。

“治气养心予所慕,长生久视古非无”揭示了诗人对调和身心、追求长寿的向往,认为古人也有过这样的追求,并非虚妄。

最后,“喜君与我同兹好,免蠹当终学户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孙楚材志趣相投的喜悦,同时也鼓励对方像转动的门轴一样,不断学习,避免腐朽,保持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骧对养生之道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黄彦文示诗

执经今日再相从,快若鸿毛翼疾风。

持己已怜仍旧好,力文还喜后来充。

平蹊安肯容茅塞,美玉宁辞以石砻。

顾我空空当考击,愧无术学似河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岩斋晓起

晓起郊原寂,清风盥栉傍。

松梢泫微露,岩顶泛初阳。

彷佛山禽语,飘零古殿香。

携书寓疏拙,三伏化寒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陈安道

同年同第复同门,计治同为待次人。

一纪清时共濡滞,两身孤宦各艰辛。

不要钟鼎须耕道,未遂山林为食贫。

吾党襟期当自信,且随天意养轮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又和所示

布鼓微声强自信,两篇响答语惊人。

连城自我忻怀宝,八字凭谁叹受辛。

岂为傥来轻有动,但能恬守即安贫。

相期厚养忘多欲,莫似豚蹄祝满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