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黄彦文示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黄彦文赠诗的感激之情,并通过对比自身与黄彦文的才华,流露出谦逊与自省的态度。
首联“执经今日再相从,快若鸿毛翼疾风”以“执经”开篇,暗示了与黄彦文再次相聚的情景,如同轻盈的鸿毛在疾风中迅速飞翔,生动地描绘了两人重逢时的喜悦与轻松氛围。
颔联“持己已怜仍旧好,力文还喜后来充”则转向自我反思,诗人自问是否能保持自我,是否能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创作。这里既有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成长的追求。
颈联“平蹊安肯容茅塞,美玉宁辞以石砻”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需要清除障碍的行者,将黄彦文的诗比作打磨美玉的工具。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学习与进步的渴望,也表达了对黄彦文作品的敬仰与感激。
尾联“顾我空空当考击,愧无术学似河东”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谦虚评价,表示自己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收获,但与黄彦文这样的大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表达了深深的自愧之情。同时,“河东”一词借指古代学者集中的地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在学术修养上的不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文学道路上的自我探索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