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上兰州守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翻译

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藩古城更显稳固。营地如锦绣交错,山形陡削,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皋兰城楼头顶异常明亮,那弯弯的如玉弓般。
看那班超出使西域又归来。大将军已经下发通告,说皇上将要设坛拜将。西夏营垒昼夜空空荡荡,傍晚时用兜零举起报平安的烽火。将士悠闲自得,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喝着美酒,看着歌儿舞女们的表演。祭奠烈士英灵,日夜守卫着贺兰山。

注释

献张六:刘太尉祁《归潜志》云:“金国初,有张六太尉,镇西边。
藩:本意是藩篱,引伸为屏藩内地的边城。
绣错:如锦绣交错。
米聚:比喻山形陡峭。
百二秦关:自《史记·高祖本纪》化出,是说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雄士。
静塞楼:大约是皋兰城楼的名称。
阃命:将令也。
阃,城郭的门槛。
斋坛:拜将的坛场。
区脱:匈奴语,意为防哨,此指西夏营垒。
兜零:代指烽火。
虎牙:指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
珠履、云鬟:均指在宴上伴舞陪酒作乐的歌女。
英灵毅魄:指牺牲的烈士灵魂。

鉴赏

这首《望海潮·上兰州守》是金代邓千江所作,词中描绘了兰州雄险的地势和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地位。"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形象地展现了兰州四周高山峻岭如天堑,坚固的防御工事如同黄金铸就的池塘,突显其战略要冲。"名藩自古皋兰"点明兰州作为边防重镇的历史悠久。

"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进一步描绘了军营星罗棋布,山势如米聚,显示出军事部署的严谨和密集。"喉襟百二秦关"强调了兰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

"鏖战血犹殷"暗示了兰州曾经历过的激烈战斗,战场虽已寂静,但战争的痕迹仍然可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只有雕鸟在空中盘旋。

"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以月夜的宁静反衬出兰州的安定,表达了对守卫者的赞美。"看看。定远西还"预示着胜利的到来,兰州守将即将凯旋。

"元戎阃令,上将斋坛"赞扬了将领们的威严和虔诚。"区脱昼空,兜铃夕解"象征和平的到来,敌人的威胁解除,边境安宁。"甘泉又报平安"以甘泉的清澈比喻边疆的平静。

最后,词人以"吹笛虎牙閒"描绘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宴陪珠履,歌按云鬟"则展现了文武官员欢聚一堂的场景。结尾"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阑山"表达了对兰州英雄们的敬仰,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守护这片土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壮丽的景色和生动的战争画面,歌颂了兰州的军事荣耀和守卫者的英勇,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

收录诗词(1)

邓千江(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平不详

  • 籍贯:临洮

相关古诗词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其二)

涧石萦纡紫竹丛,晴云吹落水晶宫。

夜寒身宿群峰顶,花尽春归万木中。

傥买山田营破屋,时过僧寺驾孤篷。

只应渺渺轩前路,杖履长陪鹤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父同行二首(其一)

绝顶轩窗纳晚晡,下方灯火听钟鱼。

天连震泽涵元气,地涌浮图切太虚。

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

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叨叨令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

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

你省的也么哥,你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形式:

一枝春

堪嗟肉傀儡,尘世争奇怪。

昼夜火院煎苦,沉埋花酒丛中,孽重终难改。

贩骨何时彻,头面翻腾,昧了灵源真宰。

独我而今乐自在。放逸游寰海。

逍遥天地间、笑开怀,一味清闲,万里金难买。

九转功夫足,步月携云,稳赴金莲仙会。

形式: 词牌: 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