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堵牧游入觐

十月迎君南,千里送君北。

一岁双酒卮,随君变颜色。

谁能入长安,便无故人忆。

下有洞庭上湘江,为我留君不可得。

我在南,君在北,梦相思,见颜色。

他乡饭,君强食,歌再歌,中叹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蔡道宪所作的《送堵牧游入觐》。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深挚的友情与离别的哀愁。

首句“十月迎君南,千里送君北”开篇即点出送别的场景,十月时节,诗人迎接友人南行,千里相送直至友人北去。这一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营造出送别时的不舍与深情。

接着,“一岁双酒卮,随君变颜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一年之中,他们共饮两杯酒,酒的颜色随着彼此的心情变化,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真挚。

“谁能入长安,便无故人忆”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长安作为古代的政治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权力,而友人的离去,让诗人不禁怀念起这段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

“下有洞庭上湘江,为我留君不可得”将送别的情景置于广阔的自然背景之下,洞庭湖与湘江的壮丽景色,反衬出无法挽留友人的无奈与伤感。

最后,“我在南,君在北,梦相思,见颜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南北两地,但梦中相见,依旧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与关怀。

“他乡饭,君强食,歌再歌,中叹息”则以具体的场景描绘了友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担忧。友人勉强进食,反复歌唱,其中充满了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10)

蔡道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登越州门楼

高楼四望春风晓,落花已满江南道。

黛色横天照白云,碧川绕郭连芳草。

芳草湖分屏障中,千岩倒映金芙蓉。

尽日红妆明镜里,几处青山忆谢公。

形式: 古风

游云壑忆启一玉龙峡

松高结舍西山侧,青草年年旧相识。

东风何故又杨柳,昨夜为君发颜色。

归鸿嘹呖越长林,声入龙山峡水深。

峡高明月照石壁,隔岭有人弹鸣琴。

一杯一曲弹未巳,西望龙山白云起。

形式: 古风

从冶父道中还家

作客寒冬冬至节,日夕北风何凛冽。

同云布地卷茆村,悲号中夜枯桑折。

五更风止天未明,半空淅沥雨作雪。

长涂一望高下平,鸡鸣门外无车辙。

披裘骑马行雪中,以手执鞭冷如铁。

男儿他乡自苦卒,安居那得成豪杰。

荒田不种少人烟,野河冰合桥梁绝。

驰驱百里始还家,入门夜暗灯将灭。

道路风尘阻且长,相逢气结不能说。

亲戚家人皆笑余,年年岁岁长离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麟溪沈氏九松

我闻杜陵野老浣花溪上之草堂,堂前四松初移三尺强。

当时作歌纪其事,千载想见柯叶之青苍。

麟溪沈氏之松胜锦里,相传南渡携家植于此。

九株天矫罗北山,北山堂枕麟溪水。

麟溪子姓十九传,约略与松五百年。

偃如车盖散若霁,捎云拂月参高天。

我登北山山色好,山中爽气开晴昊。

偶逢蒋诩开三径,却似香山揖五老。

主人爱客兼爱奇,拂拭几席罢围棋。

图书金石出箱笥,梅花衲画老铁诗。

诸公此地经过数,坐石临流翠成幄。

月波之酒清若空,户户齐倾斛犀角。

酒酣最爱谡谡风,古人知与今人同。

我将别去转惆怅,梦里无忘十八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