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三)

断碑唐日寺,遗像晋时僧。

形式: 押[蒸]韵

鉴赏

这两行诗是宋代诗人李焘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古寺废墟的画面。首句“断碑唐日寺”中的“断碑”,指的是残破不全的石碑,这里用来象征古老寺庙的沧桑变迁。“唐日寺”则是指建于唐代的古寺,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往昔岁月的遐想。

第二句“遗像晋时僧”,其中“遗像”是指留存至今的画像,“晋时僧”则特指晋代的和尚。这句话通过描写古寺中保存着晋代僧人的画像,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跨度和历史的厚重感。诗人通过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对过去文物的怀念,更是表达了一种历史的连绵不绝。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历史遗迹的一段佳作。

收录诗词(31)

李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金陵杂兴诗后(其八)

南轩隐约夜声微,独咏齐梁绮靡诗。

鬼火对山青焰短,依稀忆得独眠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初至长干寺

云杪荧荧一塔灯,觉皇舍利宝烟凝。

山门推上三更月,似照前朝礼拜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题金陵杂兴诗后(其六)

司马家儿持酒杯,天星下吸亦佳哉。

恨渠不便效牛饮,那得孟津师旅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金陵杂兴诗后(其五)

南门点检旧行踪,最苦人人认得侬。

羞涩面皮无处著,横拖山屐过青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