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杂兴诗后(其五)

南门点检旧行踪,最苦人人认得侬。

羞涩面皮无处著,横拖山屐过青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在南门检查旧时足迹,最痛苦的是每个人都认识我。
羞涩的脸庞无处藏身,只好拖着木屐走过青松林。

注释

南门:指某个特定地点。
点检:检查,查看。
旧行踪:过去的足迹或行为。
苦:痛苦。
人人:每个人。
认得:认识。
侬:你,这里指诗人自己。
羞涩面皮:羞怯的脸庞。
著:放置,这里指隐藏。
横拖:随意拖拉。
山屐:木屐,一种古代的鞋子。
过:经过。
青松:青翠的松树,常用来象征坚韧或隐士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南门处被点名检查的窘境,表达了行者的尴尬与无奈。"最苦人人认得侬"一句,透露出行者内心的痛苦和孤独,似乎每个人都能识破他的伪装,而他却找不到安身之地。紧接着的两句"羞涩面皮无处著,横拖山屐过青松"则展示了行者的无助与逃避现实的心情,甚至连自己的脸也无从遮掩,只能仓促间拖着鞋子匆匆穿越青松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南门点检场景的刻画,以及行者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人在社会压力与自我身份认同之间的挣扎和困境。语言简洁而深刻,情感表达得体贴入微,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生活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9)

李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金陵杂兴诗后(其四)

夜过江左从鸾旂,从此灵君著汉衣。

春到阴山花似雪,望乡台上鹧鸪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金陵杂兴诗后(其三)

相君息女小乘僧,身向西天佛律行。

三尺戒坛秋色紧,个中蝼蚁亦长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径山玉芝庵主源上人持痴绝老人语录求作行状留连踰月谈论铿锵音吐鸿畅众中之龙象也临别书二绝赠行(其二)

应密单传的的真,一番举起一番新。

老师末后殷勤语,直下承当正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金陵杂兴诗后十八首(其九)

离离禾黍已难言,空觅枫林与菜园。

瓦屋半间非辱井,经幢两个即升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