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侍郎李鹤峰遗像

嗟公起炎徼,天荒破完璞。

百驽骇骐麟,万鸟睹鸑鷟。

持衡遍东南,蒐材尽棫朴。

群讶藻缤纷,无奈气雄独。

时峨头上冠,肯画纸尾诺。

土流或遭点,吏牍常苦驳。

率真泯周防,嫉恶类严酷。

世久熟夸毗,谁容献牙角。

遂以阳子刚,坐下邹生狱。

功名虽不终,文采良自足。

风流前辈传,科第后贤续。

毁誉久而平,行义徐可录。

再世寓浮萍,百年等风烛。

易乾主乎刚,夕惕谨无欲。

坤动直以方,柔顺固所勖。

试参过去因,更与将来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芑孙对前侍郎李鹤峰的赞颂和怀念之作。首联“嗟公起炎徼,天荒破完璞”描绘了李鹤峰出身边远之地,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后来展现出非凡才华。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赞美他的才能出众,如同骏马中的麒麟,鸟群中的凤凰。

“持衡遍东南,蒐材尽棫朴”赞扬他公正地治理东南地区,选拔人才如楩楠之木。然而,他也因直言不讳而遭遇非议,“土流或遭点,吏牍常苦驳”,表达了他面对流言和繁琐公务的坚韧态度。

“率真泯周防,嫉恶类严酷”体现了他的坦诚和对恶势力的严厉态度。尽管因此招致争议,但诗中认为他的正直和文章才华已足够令人敬佩。“风流前辈传,科第后贤续”肯定了他的影响,不仅为前人树立榜样,也激励后辈。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李鹤峰命运的感慨,暗示他虽然仕途不顺,但其人格风范和道德文章将永载史册。“再世寓浮萍,百年等风烛”以人生短暂比喻,强调他虽身处逆境,但精神犹在。最后,诗人借用《易经》的哲学思想,提醒人们应学习李鹤峰的刚直和柔顺,并从他的经历中汲取教训。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富有哲理的挽诗,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后人的启示。

收录诗词(44)

王芑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其一)

邪教世多有,张角始汉季。

角一妄男子,造乱何容易。

外挟万灾黎,中通十常侍。

伏莽燕寝间,诸将徒麾帜。

宁知五斗米,常侍暗为地。

封谞与徐奉,发觉劳捕治。

斯时天亦怒,剪除当以次。

张让亟叩头,怒解仍无事。

古今变虽殊,往往出所备。

从来忧宦官,成败灿曩记。

覆车乍惊奔,继轸还遒至。

咸虞近不逊,孰料远生怼。

旁皇绎圣言,弥隙将奚自。

谞等虽伏诛,让辈繁其类。

骟马不可骑,饥鹰自然鸷。谁当守王闲,?御箴在位。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读史(其二)

长庆之四年,张韶起为贼。

卜者苏元明,从中傅之翼。

内坊紫草车,刀仗载叵测。

阑入银台门,遽有百夫匿。

公然清思殿,登榻来对食。

挥兵杀阍者,呼斗势孔棘。

桓桓神策军,禁厢备番直。

军使康艺全,入讨不待敕。

渫血到天阶,扫平战亦力。

遂笞诸门监,当司递黜陟。

是时方镇谁,精勤讲供亿。

新进打球衣,罨画金丝织。

宰相李与牛,生平工默默。

非无裴晋公,行吟甘去国。

昌黎悲送穷,谗诤方交逼。

何况玉溪生,潦倒无人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读史(其三)

带剑云龙门,《晋书》事略录。

持梃慈庆宫,明臣争聚族。

要其事皆疑,浅深随所鞫。

有元既崇佛,演揲变国俗。

因多内道场,蕃梵往来熟。

缁素久淆讹,蘖芽遂潜伏。

妖僧高菩萨,蕴谋成反覆。

千户王著者,相倚为背腹。

其时驾在行,诸臣递入宿。

仓猝非所虞,刀光闪笼烛。

堂堂张九思,奋起快歼戮。

事平第其功,忠勇九思独。

衅由用事臣,祸被宫省酷。

然犹未入中,亦未惊辇毂。

女子小人间,前修费商榷。

冢宰领宫中,《周官》义可复。

形式: 古风

读史(其四)

滑台故岩州,魏晋积战争。

本缘滑氏垒,增之以为城。

兼有逯明址,未随陵谷更。

坚崄不可攻,曩牒载分明。

兵法贵攻瑕,何事以力征。

其民俗刚武,夏育所自生。

至今雄鸡冠,上冢祭结缨。

古城筑来久,或空蒸土成。

不容卓锥刺,安有一炮轰。

火攻良下策,穴之讵能倾。

台前赤眉聚,山上白马鸣。

元戎虓如虎,分树荡寇旌。

梯登既云属,烽举亦雷惊。

灭此乃朝食,不觉老我兵。

宰相须读书,有将皆韩彭。

谋帅取敦诗,悦学利师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