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苏葵在富顺道中所见的忧旱景象。首句“麦穗将垂秧甲舒”描绘了即将成熟的麦穗与舒展的秧苗,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生机。然而,“懒龙终日吝沾濡”一句,以“懒龙”比喻久旱不雨,形象地表达了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接着,“鸡占怪得休徵少,龟坼愁看遍亩俱”两句,通过鸡和龟的行为反常,暗示了天气异常,预示着旱情的严重。鸡通常会在天晴时打鸣,而此时却少有鸡鸣,龟壳裂开,象征着土地干涸,显示出作者对旱情的深切忧虑。
“满地农家驱崇魃”一句,表达了农民们为祈求降雨而进行的各种驱邪仪式,反映了他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一时天地厌苞苴”则暗示了上天对于人间贪欲的不满,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最后,“病夫谬典吾儒事,也虑苍生釜有鱼”两句,诗人自谦为“病夫”,却身负教化之责,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忧虑。他担心的是,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人们仍能像鱼一样在锅中找到生存之道,隐喻了在困境中寻求生存智慧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