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掠浮萍水面来,翠绡成段接还开。
无情却似多情物,不到诗中不肯回。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湖上观赏萍草的景象。"风掠浮萍水面来",生动地表现了萍草随着微风在水面上漂浮、翻滚的姿态,给人以生命力旺盛的感觉。"翠绡成段接还开"则形象地描述了萍草长势的连续与茂密,如同细腻的丝线编织而成,层次分明,既展示了萍草的美丽,又映衬出作者细腻的观察。
"无情却似多情物"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投射。这里的"无情"指的是不具备感情的自然界,但在诗人的眼中,萍草仿佛有了情感,就像是能与人产生共鸣的有情之物一样。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也反映出他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
最后一句"不到诗中不肯回"表明了作者想要将这份美好和情感永恒地保存在诗歌之中,不愿意让它消逝。这里的"不肯回"也可理解为诗人对这份美景的珍视,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萍草生长状态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情感上的寄托,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觉和深刻情怀。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恍看滟滟紫金幢,日脚横澜万褶光。
吹到槛边争荡激,直疑身似水仙王。
水鸟鸿俦已可听,湱然分练蹙波声。
成群争似沙鸥少,别有高閒物外情。
科树梯斜倚暮晖,犬声如蛤透疏篱。
谢天排出江村景,副我凭栏一望时。
过午人家起灶烟,被风轻引向晴川。
须臾却与云阴杂,不碍玻璃镜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