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
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
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
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孤独之美。在高楼上,诗人远眺着那片清澈的水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和谐而淡雅的情调。"楚色霭相和"更是借用了古代楚国的神秘色彩,增添了一份意境的深远。
诗中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如"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等表达了广阔无垠的视觉效果,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开阔而宁静的自然之中。同时,"永无人迹到"和"时有鸟行过"则传递出一种独自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孤寂感。
最后两句"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则描绘了诗人所处位置的偏远,以及日落之际那最后一抹光辉给这片荒凉之地带来的一丝温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和情感寄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怀表达。
不详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
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
雨霁残阳薄,人愁独望迟。
空残华发在,前事不堪思。
雁稀秋色尽,落日对寒山。
避事多称疾,留僧独闭关。
心归尘俗外,道胜有无间。
仍忆东林友,相期久不还。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向浦参差去,随波远近还。
初移芳草里,正在夕阳间。
隐映回孤驿,微明出乱山。
向空看不尽,归思满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