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
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
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庐山,听说旧友正在东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情怀,他通过听闻旧友的消息来获取心灵上的慰藉。这里,“寂乐”指的是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而“招提”则是佛教用语,意指禅房或寺庙,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栖息之所。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如石头、树枝和鸟类的栖息,来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则表明诗人的顿悟。在这孤独而又清醒的夜晚,他仿佛找到了人生或宇宙的真谛,而那一点光亮,就像是在指引着迷失方向的旅者,带给他们希望和明媚。
整首诗通过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客舟贪利涉,闇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
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河县柳林边,河桥晚泊船。
文叨才子会,官喜故人连。
笑语同今夕,轻肥异往年。
晨风理归棹,吴楚各依然。
樵牧南山近,林闾北郭赊。
先人留素业,老圃作邻家。
不种千株橘,惟资五色瓜。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