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师勤

出家毕竟事如何,超越情尘敌死魔。

莫向丛森贪饱暖,百年光境等闲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出家修行的深刻哲理。诗人释怀深通过“出家毕竟事如何”,提出对出家这一人生选择的思考,强调了超越世俗情感与欲望的重要性,以此对抗生命中的困难与挑战,即“超越情尘敌死魔”。接着,“莫向丛森贪饱暖”一句,告诫人们不应沉溺于物质的舒适与安逸之中,而应珍惜时光,避免在平凡中虚度年华,“百年光境等闲过”则进一步强调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旨在鼓励读者追求精神上的成长与解脱,而非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享受。它体现了佛教中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修行者自我超越的期许。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示小师行脚

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

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资福训童行颂(其一)

世谛纷纷没了期,空门得入是便宜。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只劳劳空过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资福训童行颂(其二)

心猿易纵安教纵,意马难调亦要调。

到老情尘扫不尽,出家四事恐难消。

形式: 偈颂 押[萧]韵

资福训童行颂(其三)

焚香礼拜莫匆匆,目睹心存对圣容。

忏悔多生尘垢罪,愿承法水洗心胸。

形式: 偈颂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