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良人犹远戍,耿耿夜闺空。
绣户流宵月,罗帷坐晓风。
魂飞沙帐北,肠断玉关中。
尚自无消息,锦衾那得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之情。开篇“良人犹远戍,耿耿夜闺空”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寂寞,他渴望着那遥远的地方和亲人的温暖。接着,“绣户流宵月,罗帷坐晓风”则是对月光和晨风的描写,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来强化他的思乡之情。
诗中“魂飞沙帐北,肠断玉关中”一句,更是将游子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这里的“沙帐北”指的是边塞的军营,而“玉关中”则是遥远的地方,这两处地点的提及,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最后,“尚自无消息,锦衾那得同”表达了游子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深。这里的“锦衾”意指的是温暖的被褥,诗人通过这个物象来比喻自己渴望与亲人共享温馨的生活,但现实中却无法做到,因此更增添了几分悲凉。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夜晚静寂、月光和晨风的描绘,以及对远方军营与玉门关的想象,将游子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春至今朝燕,花时伴独啼。
飞斜珠箔隔,语近画梁低。
帷卷闲窥户,床空暗落泥。
谁能长对此,双去复双栖。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
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
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巧绣双飞凤,朝朝伴下帷。
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欲卷思君处,将啼裛泪时。何年征戍客?
传语报佳期。
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
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
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
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