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石歌

太湖波翻江海连,二石飞来堕我前。

大者恢诡作蛮舞,高者翛翛特清楚。

忆昔秦公辟西圃,岩愕争来献庭户。

悠然日与西山伍,大贤名迹成往古。

我见拜之礼亦可,近者尚书称豪武。

致石如此颇可数,初如大旗绝漠起。

睨视嶷然又若九皇圣人,鹑居鸟行衣垂羽。

独立崆峒之野观天宇,云将、鸿蒙不得语。

自我有此日婆娑,无酒且能发高歌,属当远行奈若何?

迟回尚得一月多,来观莫厌数百过。

嗟我安能龙食清,垂老疲役违吾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二石歌》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通过对两块巨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开篇以“太湖波翻江海连”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引出“二石飞来堕我前”的奇景。接着,诗人对这两块巨石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大者恢诡作蛮舞,高者翛翛特清楚”,形象地描绘了巨石的形态和气质,既有恢弘的气势,又有超凡脱俗的清雅。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古代帝王秦始皇曾辟西圃,众多山石争相献于庭户的历史,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同时,诗人也借巨石表达了自己对大贤名迹的敬仰之情。

在诗中,诗人对这两块巨石的礼赞,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蕴含着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他将巨石比作“大旗绝漠起”,既表现了巨石的雄伟,也暗示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进一步,诗人将其比作“九皇圣人”,“鹑居鸟行衣垂羽”,“独立崆峒之野观天宇”,通过这些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巨石独特气质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虽不能像巨石那样享受自然之乐,却能在晚年时分,通过观赏巨石,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虽然因远行而不得不暂时离开,但仍然期待着再次前来,与巨石相伴,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赵州石桥歌

六王争斗赵更骄,壮哉武灵尤雄枭。

尝游大陵感奇梦,天锡神女有孟姚。

改服骑射致其兵,拓境千里功何高!

北地方从代犬通,嵬嵬灵寿起岧峣。

一日沙丘变叵测,空忆前梦花如娇。

后来赵迁入函谷,李牧诛死廉颇逃。

此来赵地更百变,悠悠千载岁月遥。

至今谁言鄗事丑,独有河薄洛水流迢迢。

问之赵人懵不知,共誇洨河大石桥。

此桥之建真奇獝,神师斲成班、尔屈。

蛟龙若伸势敌虹,扶拔欲动光摇日。

天下万里九衢通,地平如掌长河失。

仙人张公倒骑驴,蹄涔印石宛然出。

赵州太守政绝殊,得以馀閒缀图书。

呜呼,太守之名远与此桥俱!

形式: 古风

表兄淀山大参以自在居士墨竹俾予题诗

奉常余之外高祖,儒雅风流绝近古。

少年侍直承明庐,重瞳屡回加慰拊。

玉堂无事只写竹,影落谦缃生风雨。

翠叶苍筠满人间,凌海越嶂争购取。

吾家宝藏三大轴,其一今在尚书府。

二幅翻飞入岛夷,神物化去不可睹。

吾兄安得此尺素,千缗不吝雠海贾。

盛夏张之紫薇省,凉气歘忽周堂庑。

划然北壁开户牖,雨势欲滴风披舞。

此时静坐亦何有,满眼不复见尘土。

湘妃帝子对之泣,藐姑神人谁与伍?

吾兄好画识画意,余方潦倒困蓬户。

墨竹昔称李夫人,湖州孟端皆堪谱。

高人自有千载名,世上儿子何足数?

作诗题竹非为竹,俯仰自觉吾心苦。

东坡先生岂浪语,知我之兄惟老可。

形式: 古风

甫里天随寺

偶过白莲院,为寻绿鸭池。

僧开虫罥户,人到鸟惊枝。

斜日半庭雨,清风数卷诗。

空门住遗像,千载尔为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恨诗二首(其一)

清辉比秋月,游魂散朝霞。

首丘言犹在,易箦意何嗟!

平生丈夫志,寄死宫人斜。

曾参为原母,杜氏岂无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