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师真请赞(其十三)

透过荆棘林,瞎却醯罗眼。

拈起破砂盆,放下漏灯盏。

独有周书记,全机识得渠。

好笑云黄傅大士,也曾赤脚礼文殊。

形式:

翻译

穿过荆棘密布的树林,醋葫芦般的眼睛被遮蔽。
捡起破旧的砂盆,又放下滴水不止的油灯。
只有周书记一人,完全理解其中奥秘。
令人发笑的是云黄傅大士,也曾光着脚去礼拜文殊菩萨。

注释

荆棘林:形容环境艰难或险恶。
瞎却:使...失明。
醯罗眼:比喻眼光短浅。
拈起:拿起。
破砂盆:破旧的容器。
漏灯盏:滴油不止的油灯。
周书记:具体人物,可能指有智慧的人。
识得:理解。
云黄傅大士:佛教中的高僧。
赤脚:光脚。
礼文殊:礼拜文殊菩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禅人写师真请赞》系列中的第十三首。诗中以富有象征和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禅修者的深刻理解。"透过荆棘林,瞎却醯罗眼",意指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经历艰难困苦,甚至暂时失去世俗眼光(比喻为“瞎却醯罗眼”)。"拈起破砂盆,放下漏灯盏",则描绘了禅修者舍弃执着,看破虚幻,放下欲望的过程,如同拿起破旧的沙盆(象征空无)和丢弃漏水的油灯(暗示短暂的光明)。

"独有周书记,全机识得渠",这里的“周书记”可能是指具有深刻领悟力的人,他完全理解并掌握了禅修的真谛。“好笑云黄傅大士,也曾赤脚礼文殊”,以幽默的口吻提及云黄傅大士,他曾赤脚礼拜智慧之神文殊菩萨,表示即使是修行高深的大士,也需谦卑学习,不断精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意象,赞扬了禅修者的心境转变和智慧觉醒,同时也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的磨砺与顿悟。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十九)

列列挈挈,硗硗聱聱。廓然无圣,平地吃交。

鼻孔生三窍,眉毛只一般。

奇哉王道士,头戴桦皮冠。

形式: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五)

断灭佛种,破除家计。不是别人,杨岐五世。

禅道耳边风,佛法眼中翳。

问渠将底为人,尚有随身赤契。

形式: 押[霁]韵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二十)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放箸忘恩,停杯断义。

参得些儿小玉禅,几回卖弄帝王前。

圆悟室中遭毒手,为人挥起迸心拳。

形式: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二十九)

入魔王队,住邪见林。修菩萨行,现夜叉心。

舌头拖地有谁识,鼻孔辽天无处寻。

形式: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