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赠

三月莺花盛,十里小红楼。

轻裘肥马,年少锦带佩吴钩。

人道季心兄弟,还是翁归伯仲,谈笑擅风流。

下马饮君酒,消尽古今愁。烧银烛,张筵宴,系兰舟。

主人开阁召我,别墅好淹留。

家有风亭水榭,伎奏玉丝金管,妙舞擘箜篌。

二十四桥夜,明月满扬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三月里繁花似锦,景色宜人的景象,十里范围内的小红楼内,年轻人身着轻裘,骑着肥马,佩戴着精致的吴钩,显示出他们的豪迈与青春活力。诗人提及季心兄弟,称赞他们如同翁归伯仲般才华出众,谈笑间风度翩翩,能化解一切忧愁。

在这样的氛围中,主人热情地邀请客人下马畅饮,以酒消愁,享受着当下美好的时光。接着,夜晚来临,华灯初上,银烛燃烧,宴席上丝竹管弦齐鸣,美女们曼妙的舞姿伴随着箜篌的弹奏,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最后,诗人想象在二十四桥边,明亮的月光洒满扬州,为这夜宴增添了一抹诗意和浪漫。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刻画,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闲适雅致的生活态度。吴伟业的词作,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道场山麓,太白山人亭成吴园次置酒同诸子分韵得人字

铁笛横腰,鹤瓢在手,乌巾白袷行吟。

仙踪恍惚,埋玉旧烟林。

多少唐陵汉寝,王孙梦、一样销沈。

残碑在、诗人高士,留得到而今。云深。

记此地,相逢五隐,白石同心。

喜今朝吾辈,酹酒登临。

忽听松风骤响,苏门啸、仿佛遗音。

归来晚、峰头斜景,明日约重寻。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侵]韵

烛影摇红.山塘即事

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

泰娘家在画桥西,有客金钱宴。

道是留侬可便,细沈吟、回眸顾盼。

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

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此夜相思岂惯。

孤枕宿、黄芦断岸。严城钟鼓,冻雨残灯,披衣长叹。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倦寻芳.春雨

欺梅黯淡,弄柳迷离,一幅烟水。

醉墨模糊,澹插浮屠天际。

捲湘帘,凭画阁,白鸥点点飞还起。

视吾庐,如掀翻一叶,空江深处。

记今朝、南湖禊饮,士女嬉游,此景佳丽。

细马轻车,不到断桥西路。

双屐冲泥僧唤渡,一瓢沽酒柴门闭。

料今宵,对残灯、客情憔悴。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念奴娇.即事

东篱残醉,过溪来、閒访黄花消息。

小院高楼门半掩,细雨阑干吹笛。

侧帽狂呼,搊筝缓唱,翠袖偎人立。

欲前还止,此中何处佳客。

却是许掾王郎,风流年少,烂醉金钗侧。

十载扬州春梦断,薄倖青楼赢得。

遍插茱萸,山公老矣,顾影颠毛白。

凭高惆怅,暮云千里凝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