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九)

五鼓立中庭,疏星一二明。

转头云复合,移步雨还倾。

感召虽人事,怨咨柰物情。

号空犹未应,隐痛痛无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五更时分我站立在庭院中,稀疏的星星闪烁着微光。
我转头看去,乌云又聚拢,移动脚步时雨又倾盆而下。
虽然人事变迁引发感慨,但面对万物的冷漠又能如何。
呼唤空无回应,内心的痛苦只能默默承受,无声无息。

注释

五鼓:五更。
中庭:庭院中央。
疏星一二明:稀疏明亮的星星。
转头:回头。
云复合:乌云重聚。
移步:移动脚步。
雨还倾:雨势又大。
感召:感慨召唤。
人事:人间世事。
怨咨:抱怨和叹息。
物情:事物的情感或情状。
号空:向天空呼喊。
应:回应。
隐痛:内心深处的痛苦。
无声:无声无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里感受到的孤独与哀愁。诗人在五更之时,站在中庭之上,看见天空中稀疏的星辰,只有寥寥几点闪烁。这是时间的静谧,也是心境的寂寞。接着,“转头云复合”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好似天空中的云朵随时都可能聚集,预示着突如其来的变故或不幸。

“移步雨还倾”则是说诗人在庭院中走动,脚步移动之际,雨水似乎也跟着倾泻而下。这里的“雨”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降水,也可以比喻为诗人的忧愁和苦楚。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悲凉氛围。

“感召虽人事,怨咨柰物情”则是说诗人对于周遭的一切感到迷惑和抱怨。这里的“人事”指的是世间一切与人有关的事情,“物情”则是自然万物所蕴含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质问这些事情,为何会给自己带来如此深重的哀伤。

最后两句“号空犹未应,隐痛痛无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悲凉。他向天空发出呼唤,却没有得到回应。这里的“隐痛”是说这种痛楚藏于心中,不为外人所知,而“痛无声”则强调了一种沉默的哀愁,诗人的悲伤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在心底深处慢慢发酵。

整首诗通过对夜空、云雨、星辰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和内心感受的体察,展现了诗人深层次的情感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抒情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饯郑宗丞

烟霭晚将合,湖山景致嘉。

谁为千里别,客负一年花。

心事违春事,年华上鬓华。

扁舟何日发,回首水云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饯赵物斛三首(其三)

精义无穷在邺签,更须于易倍深拈。

阳奇阴偶机难测,往屈来伸理可占。

有谓宣尼夫乃佞,或云仲子乌能廉。

圣贤言行多参考,美疢犹应用石砭。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饯赵物斛三首(其二)

同寅两载意何倾,不是人间儿女情。

嫉恶吾方欠隐忍,锄奸君亦太分明。

是非烈日秋霜劲,利害浮埃抹电轻。

临别一言何所赠,做人须做十分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饯赵物斛三首(其一)

九折羊肠路险巇,险巇过了始平夷。

风霜雨露无非教,菌槿椒兰各有时。

退步元来天地阔,扪心自是鬼神知。

莫嫌载月舟如洗,赢得清名满海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