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呈公泽处士

屏迹苕溪少往还,时危尤觉故人欢。

相期腊尽屠苏酒,速享春来苜蓿盘。

雪夜剧谈金贼入,风江绝叹铁衣寒。

何年天上旄头落,并灭穹庐旧契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很少去苕溪边,时局动荡更觉得老友相聚的珍贵。
我们约定在腊月结束后一起喝屠苏酒,早早享受春天的苜蓿宴。
在雪夜中热烈讨论金贼入侵之事,江风中感叹铁衣的寒冷。
不知何时才能让天上的旄头星坠落,彻底消灭契丹的势力。

注释

屏迹:隐居。
苕溪:浙江湖州的一条溪流。
危:动荡不安。
故人:老朋友。
相期:约定。
屠苏酒:古代新年时饮用的药酒。
苜蓿盘:用苜蓿做的菜肴,象征春天的到来。
剧谈:深入交谈。
金贼:对敌人的蔑称,可能指金国侵略者。
铁衣:士兵的铠甲,代指军旅生活。
旄头:古人认为旄头星代表战争或敌人的势力。
并灭:彻底消灭。
穹庐:北方游牧民族的住处,这里指契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屏迹苕溪少往还"表达了诗人隐居于自然之中,远离尘嚣,过着一种简朴自在的生活。"时危尤觉故人欢"则透露出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昔日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相期腊尽屠苏酒"与"速享春来苜蓿盘"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约定,在年末岁初共饮美酒,以及期待新春到来时一起品尝鲜美的野菜。这些描写充满了对自然生活和朋友情谊的热爱。

"雪夜剧谈金贼入"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紧张的情境,或许是诗人与友人在严寒的冬夜中进行着关于时事或学问的深入讨论。紧接着的"风江绝叹铁衣寒"则继续描绘出一种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坚硬冷漠的心灵状态。

最后两句"何年天上旄头落, 并灭穹庐旧契丹"似乎在表达对未来某种希望或预言的期待,以及对于过去历史遗迹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对时代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奉和平叔亭林至日之什

云物果何好,客愁今更新。

坐来江月白,兴在雪篱春。

我辈且同酌,公诗殊出尘。

莫思淮海上,黑帜杂黄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

不见中秋月,长吟五字城。

浮云有底急,清影可怜生。

残夜四更句,故人千里情。

与君同怅望,天上自分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赵元功赠李季言之什

赤县飘零未易逢,那知今夕一樽同。

好招明月共清影,托与白云行太空。

惝恍旧游如隔世,蹉跎壮志莫论功。

两公秉烛还相对,情话从渠半醉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送友人过山阴郡时夜别于舟中

草草杯盘灿烛光,故人相对水云乡。

涛江君去访秦望,丘壑我归为楚狂。

活国未逢三折臂,忧时空转九回肠。

绝怜明发成南北,梦寐全无夜太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