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物果何好,客愁今更新。
坐来江月白,兴在雪篱春。
我辈且同酌,公诗殊出尘。
莫思淮海上,黑帜杂黄巾。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张元干的作品,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平叔亭林至日相聚饮酒、赋诗畅谈的情景。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淡远,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共赏自然之美的高雅情怀。
首句“云物果何好”通过对比和反问,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云彩之美的赞叹,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世界纷扰麻烦的一种逃避心理。接着,“客愁今更新”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对不断变化的世事感到的忧虑和无奈。
“坐来江月白,兴在雪篱春”中,诗人借助景物抒发情感。“江月白”指的是水边明亮如镜的月光,而“雪篱春”则是用雪为围栏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幽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这里的“兴”字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产生的艺术灵感和情感体验。
“我辈且同酌,公诗殊出尘”则是说诗人与友人共同饮酒,同时赞扬平叔亭林至日的诗作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羁绊。这不仅表达了对朋友文学才能的认可,也反映了诗人自己追求高洁艺术境界的情操。
最后两句“莫思淮海上,黑帜杂黄巾”中,“莫思”是劝诫之意,即不要去思考或忧虑。这里面对的是远古时期的英雄豪杰,如淮海之战中的项羽等。而“黑帜杂黄巾”则描绘了一种战争、混乱与悲剧的情景,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追求超然世外桃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友人文学才能的赞扬,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艺术高洁的精神世界。
不详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不见中秋月,长吟五字城。
浮云有底急,清影可怜生。
残夜四更句,故人千里情。
与君同怅望,天上自分明。
赤县飘零未易逢,那知今夕一樽同。
好招明月共清影,托与白云行太空。
惝恍旧游如隔世,蹉跎壮志莫论功。
两公秉烛还相对,情话从渠半醉中。
草草杯盘灿烛光,故人相对水云乡。
涛江君去访秦望,丘壑我归为楚狂。
活国未逢三折臂,忧时空转九回肠。
绝怜明发成南北,梦寐全无夜太长。
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