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五)红绣鞋

新活计笔床茶灶。旧行窝禅榻书巢。

愁来悔不一肩挑。江声今夜棹。草色去年袍。

尽留些雪泥爪。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隐逸的生活场景。"新活计笔床茶灶"写出了诗人以笔墨为生,简朴的书房生活,笔床和茶灶是日常创作与品茗的必备。"旧行窝禅榻书巢"则进一步强调了书斋的宁静与简朴,禅榻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禅意的追求。

"愁来悔不一肩挑"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选择的反思,可能是在感叹如果早知今日,当初会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江声今夜棹"借江水声表达夜晚的孤独与思绪,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草色去年袍"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去年的草色映衬着旧时衣袍,暗示着岁月如梭,人事变迁。"尽留些雪泥爪"以雪泥比喻人生的痕迹,如同鸿雁爪印留在雪地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淡淡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感悟,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易顺鼎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带有时代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六)普天乐

想当初结客五陵豪。走马千山道。

曾过那唐陵汉寝,蜀垒秦濠。也曾上江楼吊六朝。

也曾从海市窥三岛。斜街两度蹋樱桃。

厮赶着好风光燕围莺绕。听凭他鹤谤猿嘲。

遮莫放风流白石,?自吹箫。

形式: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七)石榴花

向天涯打个残包。踪迹混渔樵。

脱红衣免得画图描。茱萸休插帽。醉倚溪桥。

引清尊避了筝琶闹。酒醒来何处今宵。

尽悲秋宋玉犹年少。怕唫成九辨宾先凋。

形式: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八)剔银灯

醉呵醇醪浊醪。唫呵长谣短谣。

也输他士衡入洛夸英妙。

也输他邓仲华拜衮勋高。也输他金銮召。铜柱标。

俺这里算向愁城走一遭。

形式: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其九)苏武持节

蓦地月残风晓。替写个词人照。

浑不是画云台容貌。隐山林格调。烛三条。弦七条。

春婆唤醒东坡觉。秋士听残北渚骚。笔悴花憔。

到今年送穷文十易稿。

形式: